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时代的中国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贡献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提供了破解生态难题、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但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国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话语生产和话语传播中所具有的价值贡献力、议程控制力和政治影响力存在明显不足,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提出,为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根本保障。中国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举措,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可,为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机遇。

    增强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主体合力。中国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对西方主导的绿色话语霸权的挑战,必然受到西方社会的诋毁。话语体系的转换体现的是不同的个人、团体、阶级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势力的交流、比较、调整和竞争,也是他们所握有的权力、资源、能力和社会影响的权衡过程。在国际话语权仍然处于“西强东弱”的局面下,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需要调动各个话语主体的共同力量,发挥各级政府机关、高校、民间智库和人民群众等在内的各方面优势,明确各话语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合力解决生态文明话语“谁来说”的问题。首先,要发挥各级政府机关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主导作用。中国作为真正参与全球生态问题国际话语权博弈时间不久的大国,面对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竞争能力处于弱势的局面,必须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资源集聚优势,制定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话语阐释、话语传播和话语竞争战略,打破西方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话语霸权,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弯道超车”。其次,发挥高校和民间智库等在内的学术研究机构对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学理支撑作用。成功的国际话语往往是政府和学术界良好互动的结果。学术研究机构可以对我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经验和成就进行深入阐释,努力实现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语言转换,通过国际学术期刊、国际学术组织、建立海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扩大话语影响力。再其次,发挥媒体对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大众传播力影响力。统筹各级各类媒体和平台,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国际话语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生态文明话语的大众传播。

    完善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的内容体系。提升新时代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最直接依托,在于话语内容的有效供给和话语质量提升。首先,夯实理念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理念性话语是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核心所在,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讲清楚生态文明对于“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价值贡献力和实践推动力,谋求话语共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范畴,对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等一系列国际绿色理论既有概念阐释中国理解,通过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同时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对“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进行时代解读。其次,创新制度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制度性国际话语权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机制中的影响力和决策力。利用全球既有的环境治理机制,在融入中增加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性话语权,做好存量文章,并适时创设新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增强在制度源头上的话语权,做好增量文章。再其次,提供事务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事务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着各种区域性生态问题和全球性生态问题,中国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进行话语竞争和话语同化,抢占话语权道义制高点,摆脱西方话语纠缠,扩大生态文明话语权影响力。最后,建设传播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传播性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是服务于前三种话语形态的有力手段。既要让传播渠道畅通,理念传播得更远,规则阐释得更清楚,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得更生动,还要注重传播内容选择符合国际社会的需要,求同存异,增强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

    建构多层次生态文明国际话语传播平台。传播是话语维持功能的前提,话语的传播力是国际话语权的最终体现。首先,充分利用各类国际组织提升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感染力。国际组织是国际话语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中国在相关绿色组织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提供制度性话语和事务性话语,带动理念性话语传播。其次,建设融媒体国际话语权平台,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传播一直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随着信息化技术形成全新的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新媒体平台正在成为影响舆论和大众视线的重要力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最后,利用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传播生态文明话语,尤其是把“一带一路”拓宽为生态文明话语传播之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众多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要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话语。

    (作者单位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2YJA710007]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