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是“试验田”更是“审视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4-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意是“试验田”更是“审视镜”

□贾宪章

杨老师宣布班里要搞一次小组展示活动:各小组在7天内设计、制作好一幅画报。各组作品按时发布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了投票窗口,规定了投票时间。胜出小组不仅可被授予“最佳人气奖”,组员们还可以跟班主任共进午餐。

投票开始,票数交替上升。下午4时,“琨鹏组”和“花猫组”分列第一、二位,第三名已经被拉下了300多票,看来大局已定。没想到截止时间过后,杨老师一看各组票数,之前排名第六的“昊翰组”竟然跃居第一。按照约定,这一组和杨老师共进午餐。就餐时她才弄清了真相——这组学生用零花钱在网上购买了拉票服务。他们说:“原来居第一、二位的小组也购买了拉票服务,只是我们故意让他们先冲,在时间快结束的时候忽然发起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诸如“微信拉票”这样的创意如今时常会在校园里出现,创意者也可能遭遇到像杨老师一样的尴尬。毋庸置疑,创意是校园不可缺少的“试验田”,可以有效完善和优化规范过程和施教环节。“微信投票”在活动初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好风气……

“购买拉票服务”这样“不对味”“不搭调”状况的出现让这次创意看似失败,其实是不可多得的“审视镜”。用活、用好、用足这一资源,可以及时找到对比、反省的话题,及时反思、拷问,有效预防“不当创意”造成的“创伤”,及时优化“有效创意”使之升华为“创新”。

一是擦亮了“正身镜”。诸如胜者与教师共进午餐一样,为师生搭建了有效沟通、分享体验的平台,育人者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可以及时反思施教行为的得与失、进与退。事件中的杨老师从中清楚看到自己在诚信教育上的缺失,就可以及时进行矫正,及时消除活动带来的副作用。二是拓宽了“反省镜”。新实践为师生及时“点亮”兴趣培养、个性呵护、趣味养成等“区间”,充分激活身边的潜在资源,也为学生打开了自我反省的“镜面”。只要教师及时引导,他们一定会坚持“公平价值”并以此为荣,一定会摒弃“投机”行为并以“投机”为耻。

作为新思路的“试验田”,校园创意更是育人细节的“审视镜”。一是新细节打开了“对比镜”。学生通过策划、互动、评价等,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自主参与、协作探究的趣味,创意活动自然充满活力。而育人者则可以清晰对比新旧思路的规范效果,对比学生的规范意识,及时寻找到提升技艺的有效途径。二是新角色推开了“警示镜”。这面“警示镜”可以让学生习惯照一照,热情高涨中是否忘却了集体,情趣盎然中是否丢掉了大局,自我张扬里是否忘记了协作……以此警示自己。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诚信品质必须在活动中自然强化。

因此,校园创意是“试验田”更是“审视镜”。诸如“微信投票”等创意实践,只有及时擦亮其“反映镜面”,不断进行理性甄别,不断进行有效警示,不断进行自主检测,才会让“伪创意”难觅生存空间,校园创意才会不断收获满意、惬意和诗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