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让文物“重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李享)近日,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师生运用数字技术帮助甘肃省庄浪县一尊断首泥塑“身首合一”,用技术让文物“重生”。

    2004年,一尊破损的泥塑头像历经辗转,回到甘肃省庄浪县博物馆的藏品库房。16年后,位于庄浪县关山峡谷深处红崖寺石窟2号窟中的一尊缺失头像的泥塑,引起了当地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队的关注。经考证,这尊缺失头像的泥塑与博物馆中的头像本是一体,塑造于明代。据分析,这尊泥塑为道教形象真武大帝,它曾被敬仰供奉,又淹没于深山密林。

    庄浪地处陇东扼要,历史文化遗存资源丰富,来自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师生团队长期关注当地,实施精准文化帮扶。源于对文化遗产保护共同的理解与热爱,庄浪县博物馆与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作进行馆校共建,对可移动文物及野外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构建数字文化资源平台等技术手段,为庄浪的文物注入新的生命。今年7月,经过认真评估研讨,双方决定运用数字技术让2号窟泥塑“身首合一”。

    “数字重生”的过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修复、创新性演绎三步。在当地文保员和向导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穿越深山老林,披荆斩棘来到幽深的石窟。石窟现场,团队运用高精度数字设备全面拍摄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留存真实图景。回到博物馆后,团队同样对泥塑头像数据进行了全方位采集。

    经过持续奋战,数据库逐渐建起。此后,团队从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层面同时出发,一笔一画勾勒泥塑的“肌肤”,一点一滴为塑像披上“衣服”,每一丝“纹理”都蕴含团队的匠心。经过团队数月的悉心“孵化”,塑像终于在数字空间“身首合一”。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通过3D打印技术生成等比例缩小实物模型,最终实现了文物“重生”。

    “我们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人们了解庄浪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千年石窟的魅力,并激发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师刘俊玲说。

    “数字重生”不仅让文物重新“呼吸”,也让参与其中的南开学子收获新的可能。文学院2020级绘画专业本科生侯祎聪将在研究生阶段继续研究虚拟影像交互,文学院2020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生段新豪和2020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唐骏龙选择与其他同学一起在津创业,开发国风游戏。文脉的传承也在他们身上赓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