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精准扶贫 寒门学子大学路越走越亮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站式精准扶贫

寒门学子大学路越走越亮敞

□本报见习记者 金 澜

“石老师,我之所以能坚定不移地走上学术之路,多亏了您去年推荐的感恩留学基金会项目,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学习前沿技术。”浙江理工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陈佳东最近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发自肺腑的感谢之语。

“陈佳东是我们学院公认的学霸,每次听老师介绍国外的先进技术就心里直痒痒,恨不得立刻飞过去尝试一把。可是懂事孝顺的他知道家里残疾的父亲和体弱多病的母亲还指望他多攒些钱补贴家用,所以一直不敢多想。”浙理工启新学院助困辅导员石家莉说,最终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大三下学期陈佳东就顺利成为韩国庆熙大学的一名交换生。

“十三五”期间,我省高校逐渐形成了从招生到就业一站式精准扶贫,让寒门学子的大学路不再无助与坎坷。

据了解,自2014年加入“自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后,浙江大学就一直不断扩大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的招生计划。2016年,首次将该计划招生人数提升到不少于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3%,可选择的专业大类也达到14个。

2016年,我省地方专项计划的定向招生范围由原来的12县(市、区)扩大为29个,新增了568个本科一批定向招生名额,比上年增加了42%,这让更多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目前我省有23所高校参与地方专项计划,其中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去年招收人数均在40人以上。

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几千元的学费却成为寒门学子迈不过去的坎儿。于是,一些高校贴心地附上了办理助学贷款和走“绿色通道”的详细说明,并安排各学院负责人员尽早组建助困群,实现学生“未进校先入群”,利用暑假时间耐心指导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新生报到时,在现场设立了专门的办理点,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全天候值守,并提前协调资助、学工、财务、教务、后勤、保卫等有关部门和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都能顺利入学。而在开学后,高校还会组织线下宣讲,及时将国家和学校推出的一系列“奖、助、勤、补、免” 助学政策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贫困生,力求做到“生生知,事事明”。

贫困生就业一直是我省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让他们走出校园后尽快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对他们的就业帮扶举措也力求尽早、精准。

浙工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孙艳燕分析说,一个长期有效的就业帮扶计划离不开清晰的分类定位。目前贫困生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残疾、少数民族学生4大类,每一大类里还可以根据程度定性为一般贫困和特别贫困。而分类之后要从心理咨询、经济资助、优先推荐等多方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确保贫困生不输在就业起跑线上。

浙理工为每位贫困毕业生建立了就业档案,定时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追踪回访,组织协调用人单位共同解决贫困生的各类燃眉之急。浙师大则聘请了心理专家、就业导师等专业人员对存在择业心理障碍的贫困毕业生进行“一对一”专业化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明确职业定位。为了鼓励优秀寒门学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推出了“抱团考证”项目,贫困生可自由组建学习团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相互交流学习心得。项目申报成功后,学院将根据项目情况给予300~1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4年来,共审批立项94项,结项比例高达90%,累计发放项目资助款7万余元。

此外,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从去年起,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毕业生还能领到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钱虽然不多,但对正在为求职过程中产生的住宿费、交通费、简历制作费、服装费等费用头疼不已的贫困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一要找准方向,二要因人施政,三要有始有终,从招生到就业要环环相扣、形成一站式精准扶贫。相信在诸多政策和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未来寒门学子的大学路会越走越平坦、越走越亮堂!”孙艳燕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