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感恩”,而你却在玩手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在“感恩”,而你却在玩手机

□张玉胜

5月12日,云南大理电视台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照片,报道当地某幼儿园孩子为妈妈洗脚的消息,称此举为“感恩母亲节”。不过,记者却从现场照片看到,活动当天,很多妈妈似乎只顾着低头玩手机,有网友微博留言称其“形式主义”。(5月16日未来网)

近年来,组织孩子们为妈妈洗脚成了许多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惯常做法,但此次大理这所幼儿园举办的“感恩母亲节”活动,却因不少妈妈“只顾着低头玩手机”的不当举动,让她们意外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类似的社会现象并不鲜见。人们也许还记得去年那篇出自台州黄岩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小俊之手的“伤心三八节”日记。为了感谢妈妈的辛苦劳动和养育之恩,小俊讲故事、说祝福语、为妈妈捶背洗脚……使尽浑身解数,欲讨妈妈欢心。可妈妈似乎并不领情,“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自始至终只有“看手机”这一个动作,让孩子很伤心。日记末尾写道:“我呆呆地看着她走出房间,她出门前还没忘说一声‘快写日记’。我的伤心的三八节,就是这么过的。”

父母让孩子来到人间,并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供其读书学习,因此引导孩子们懂得孝道、学会感恩很有必要。但孩子并非家长的私有财产和依附物品,而是具有独立思维和独享人格尊严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得到大人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孩子在专心致志、满怀深情地为妈妈洗脚时,会抬头看看妈妈的表情,希冀看到妈妈的舒心和喜悦,得到妈妈的关注和赞誉。可妈妈只顾着低头玩手机,完全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这怎能不让满心欢喜的孩子倍感失落、大失所望?这也正应了那句时下很火的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

“感恩”从来就不只是你传我受的信息单向传递,而是需要彼此响应、相互给予的双方行为。年轻人可以为老年人让座,但受照顾者也应向好心让座者致谢;孩子为父母洗脚,但父母投桃报李的积极回应同样不可或缺。这种只顾玩手机的居高临下、漫不经心,又怎会不伤及孩子们的一片孝心,甚或在他们弱小的心灵投射一片阴影?请铭记来自心理学家的忠告:不要小看玩手机这种行为,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是一种“冷暴力”,它对孩子的隐形伤害,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且不说风靡社会的“手机控”会给国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低头族”父母对孩子有样学样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小觑。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请家长们节制“玩手机”,对身边的孩子多一些留意,多一些关注,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