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课程却是黑黑白白的 ——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围棋文化课程巡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课程却是黑黑白白的

——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围棋文化课程巡礼

□ 池沙洲 文/摄

学生考试成绩好,不如办学有特色;学校有一项装点门面的特色,不如在某一长项上拥有雄厚的实力。成绩、特色、实力这三个方面,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都齐了,在绍兴地区,甚至在整个浙江,“鹿山”这两个字是和“围棋”连在一起的。鹿山围棋到底有多厉害?这么说吧,全国25个官方认定的“围棋之乡”浙江占了5席:嵊州、衢州、上虞、天台、丽水。在“围棋之乡”嵊州,没有官办的棋院,没有民营的围棋俱乐部,也没有少体校围棋队……要代表嵊州市开展任何形式的围棋文化交流,或者参加任何级别的围棋赛事,一定是由鹿山小学围棋队领衔出师。

围棋英雄出少年,大人不敢与之过招 这不禁要令人起疑了:他们毕竟是小学生啊,毛孩子下得赢专业棋手吗? 围棋这项体育运动奇就奇在,只论段位的高低,性别和年龄的区分并不严格。举个例子,去年鹿山小学举办围棋竞技节的时候,邀请市里的围棋高手参加,当时就有许多大人来跟小朋友切磋棋艺。 科学兼围棋教师邢显达刚把图片和视频发上朋友圈,就引来众人的围观。当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和一位三年级女生对弈,把大家的观棋兴趣全都点燃了。到比赛结束时,大家纷纷表示要看棋谱,邢老师随便发了一张棋谱应付,当即被明眼人看穿,只能说了实话。 原来老者下到中局就投子认输了,还撂下一句话:下次再也不能跟小孩子下棋。明明是民间高手被邀请指导棋艺,结果却试出斤两,落荒而逃,这就很尴尬了。 下午大课间时分,记者在校队集训的一间教室里见到了这位名叫陈越恬的女生,她正和一名五年级的棋手对弈。从外表看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平时机灵可爱,能说爱笑。和很多嵊州的孩子一样,陈越恬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学棋。她能把输过的棋都记在脑子里,会反思就有长进,不仅棋力提高很快,而且,也许是把方法迁移到了学习上,她怎么考都是全班第一名。 都说学围棋要趁年少,鹿山小学为浙江围棋界输送了不少少年棋手,比如绍兴市棋王孙文礼、胡琼;比如12岁(2008年)入选国家少年围棋队的童梦成,2015年参加世界围棋星锐最强战总决赛,拿下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再比如上溯至1978年,14岁进入国家围棋集训队的马晓春。16岁那年,马晓春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围棋团体赛,第七轮险胜代表黑龙江省的聂卫平,拉开了聂马争雄时代的序幕。 马晓春从此成了嵊州人民的骄傲。1995年,马晓春回到母校鹿山小学,被聘为名誉校长,提笔书写了“学习围棋,开发智力”8个大字。

开发智力学围棋,不下围棋不叫人生 在鹿山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中,听不到关于围棋和学业之间如何均衡、如何取舍的讨论,甚至没有人想过“孩子要不要学围棋”这个问题。 那么,鹿山小学的师生是怎么下围棋的呢?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副棋枰,都订了至少一本围棋杂志;学生回家做完作业,就打开电脑在网上约棋;教师收到家长短信最多的就是:“哎呀,今天又输给孩子了。”节假日同学间串门,聊再多天也是空谈,不如摆开棋盘手谈…… 在他们看来,围棋和学业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校长王义东就认为:“围棋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敏捷性、竞争意识、抗挫抗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处多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因此,鹿山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嵊州市也是名列前茅的,大批学生达到了“棋学双馨”的境界,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或进入全国顶尖学府。“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项一生都受益无穷的爱好和本领。”王义东说。 从1990年开始,鹿山小学就利用寒暑假举办多层次围棋培训班,而且在低年级中开设每周两节的围棋必修课,每周一次对教师进行围棋培训,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下得一手好棋。 马晓春当年的题字,几乎成了鹿山小学的校训,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鹿山人的心里。对于围棋,他们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孩子不会下围棋?”

沉浸于黑白世界,围棋渗入校园文化 将鹿山小学称作“嵊州棋院”应不为过,27年来,校史陈列室不断增加的是奖杯、奖牌、奖状的数量,而仅仅将第一名的荣誉拿出来示人,就足以让来访者震惊了。2016年,围棋社团获得浙江省少儿围棋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一名,2017年获得绍兴市运动会围棋比赛总团体第一名,学生储可儿、吴俊涵、高飒、张顶一崭露头角,屡屡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取得第一名。 围棋元素全方位向校园文化渗透是从去年9月开始的,鹿山小学的“黑白和畅围棋文化”课程分为三个子课程,搭建竞技节、文化节、游戏节三个平台来实施。 围棋竞技节是鹿山小学的传统活动,不仅在校园里一展千人对弈的场景,还成为带动市区围棋文化的契机,引得老中青几代围棋爱好者都来切磋。“纵横交错十九行,黑白两棋盒里装……” 围棋童谣用嵊州方言、越剧念白和普通话三种腔调演绎,将围棋之乡和越剧之乡的双重文化在一起交叠展现。 课程组教师郭莲莲介绍:“围棋文化所倡导的不是你死我活、赶尽杀绝,而是讲究和谐包容的东方智慧,对学生的习惯、品德和审美境界的提升是其他棋类无法企及的。” “白礼让,黑先下;谁拿黑?猜子法……”围棋三字经从棋风入手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事规则;“离开敌人跳、飞、拆,靠近敌人长、双、虎……”围棋口诀让繁复的手筋变得明白易懂、一学就会;“遇打劫,停一手;防全局,形再现……” 在每日的棋道训练之下,学生的待人处事也会变得进退有度,圆融周密,这一点就连许多成年人也不遑多让。 “黑白和畅围棋文化”课程共有两种教材:一是年级教材,二是微课教材,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周都有一至两节围棋课。据悉,学校将结合教育部新近推出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开展“棋蕴乡音”研学旅行活动,让围棋文化课程走出学校的围墙,走向广阔的社会。 “鹿鸣棋舰”教师团队不仅敢于编写纸质围棋教材,学习制作和推送微信公众号,还能将精深的围棋专业知识,转化成老少咸宜的视频语言,平均每月推送3节围棋微课。如果一个具有正常智力的人,能够将他们目前为止推送的每节时长10分钟左右的21节微课全部看完,不会觉得围棋很难学,而会觉得:学不会围棋很难很难。

教练裘德安正在指导小棋手训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