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边境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国家边疆教育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边境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旨在提高边境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西南边境,邻首府、连东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不仅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民族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学校不仅成为扎根基层的典范,还在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以及教育援边帮扶、社会服务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和担当。

    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后疫情期广西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干预机制研究”(编号:2022KY0747)、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民族地区公费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EMA220554)、2023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编号:JGZD202305)、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项目(编号:39500115ZQ)阶段性成果。

    深植边疆,服务民族: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秉承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坚定不移地发挥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的办学特色。以立足崇左、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扎根南疆国门、奉献革命老区、服务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塑教育目标,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立足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崇左,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广西)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深植于边疆民族土壤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桥梁的建立与窗口的拓展

    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和民族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日庆典和交流活动,如“三月三”“牛王节”等,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校还积极与东盟及其他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开拓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师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校利用地处“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前沿窗口的区位优势,与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韩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等国的3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在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学校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项目,提供了海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援边与帮扶:提升边境民族教育的创新举措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援边和帮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全面贯彻自治区关于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积极参与边境中小学的教育援助工作。为切实提升边境地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培养高素质的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主动承接对口帮扶凭祥市、龙州县的40所边境中小学,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博士在教育援边帮扶中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乡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此外,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的“国培计划”项目,举办了多期培训班,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助力边境基础教育新发展。强化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教育部门就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边疆巩固挺膺担当。

    联结与贡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深化产教、校地融合,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工作,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学院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建有崇左市壮族文艺创作基地、市级人才小高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与崇左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结成共建单位,在民族音乐、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育和弘扬。学校还建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和基地,如“广西边境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等,为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边疆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叶子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