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教育援助扩大世界“朋友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教育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本,教育国际交流为各国民心相通架设了桥梁,跨国人才培养为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了支撑。

    中外教育交流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就推崇“协和万邦”和“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文化理念,古代东亚诸国、西域诸国都曾派出大批使节到中国学习,“遣唐使”开辟的文化交流通道,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中独辟蹊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外交以亲诚惠容的态度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朋友圈”,着力展现大国担当。对外教育援助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内容,“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对接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展意愿,广泛开展“智援”,得到众多受援国的认同、称赞和支持。中国对外教育援助践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彰显了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国对外教育援助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以接收外国留学生、援建学校、派遣援外教师专家、为受援国短期培训实习生等形式为主。这些对外教育援助,体现了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友好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增强了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起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1950年,我国首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在清华大学筹建开班。同年,我国接收了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国际学生。随着新中国外交局面逐步打开,我国同许多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开始进行政府间的正式教育合作与交流,并向多个国家提供教育援助。一方面,接收留学生,为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各领域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派遣援外教师帮助亚非拉国家发展教育事业。1972年以来,我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积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育支持以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和综合国力的壮大,中国不断加大对外援助力度,不再拘泥于提供培训、援建学校、派遣教师等传统形式,由“单向援助”转为“合作共赢”。

    自2004年起,我国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孔子学院,承担汉语文化类国际教育援助项目,形成了中外高校合作、中外政府合作、外国企业与中方合作等多种建设孔子学院的模式。在教育合作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是孔子学院的建设重点。

    中国同世界各国在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2003年,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挂牌成立,此后几年间,共有10所高等院校成为教育援外基地。教育援外基地积极探索发挥教育援外的放大和带动作用,将教育援外工作与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国际化能力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医、职业技术等领域开展教育互利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援外工作加大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内外兼济,双多边并举。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正确义利观”、“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等重要理念,为新时代对外援助工作提供战略引领。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共建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同年7月,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发挥教育援助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行动和“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重点加大对共建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减贫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积极分享中国教育脱贫经验做法,为教育减贫国际合作赋能。中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并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帮助东非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支柱性产业的学科骨干。

    70多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对外教育援助,秉持独立自主、不干涉内政、促进受援国实现自力更生的理念,为世界各国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教育合作成为中外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来华留学生积极发挥专业特长,热情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70多年来,广大教育援外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丝路精神,为祖国的援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