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助教师远行 阅读让课堂辽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1世纪的亲子关系也发生了变化,《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过去相比,年纪更长、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长,日益注重对儿童的教导,在子女的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这就诞生了“直升机式”的父母,给儿童安排了过多的结构化活动,对儿童抱有更高的期待。更进一步的是,高度发展的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在家长中造成了“数据迷信”,导致儿童时刻处于严密的数据监管之下。相反,当代的儿童更需要自由地奔跑和玩耍。

    最终,我们教育的关注点仍然要落脚于儿童的“情感幸福”。幸福是教育的重要价值指向,尽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学界还没有就“情感幸福”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但是当前儿童幸福感的缺失和教育的幸福指向早已成为共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我们的儿童在学校中感到孤独的比例在大幅上升。而《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还指出,21世纪的儿童,面临的压力和感受到的焦虑越来越强,这更促使了我们对于学校教育真正抵及人的幸福核心价值的追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21世纪是“数字世纪”“智能世纪”,然而归根结底,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不论教育的载体如何丰富,教育的本真不会变化。本书启示我们,21世纪仍然是“人的世纪”,仍然需要将儿童作为教育的核心立场。“童年”作为“人”的起始,亟待我们去拯救和重构。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目中有人”,才能自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自觉克服信息时代发展可能滋生的教育问题,让教育的本真在信息时代得到持久的关照。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

打开经典阅读的窗口

杨传珍

    阅读是历史的存在,读物的内容和人们的理解程度都带有时代性。那些曾经令你倾倒、痴迷甚至膜拜的图书,未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根基与主干,可能是随风飘逝的花絮;你读过的“经典”,未必是真正的经典,可能是编选者或推荐者根据时令给出的“类似经典”。即便你读了真正的经典,也未必消化吸收——可能是盲人摸象,可能是囫囵吞枣,也可能是戴着别人给你的滤镜,以偏盲视野看到怪象,甚至是吞下渣滓,弃掉营养,只储存了“农药残留”。

    摆在我们面前的书籍浩如烟海,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当下,选择经典,进行高质量阅读尤为重要。通过阅读经典,与作者对话,与孕育作品的时代对话,让能动的自己与文本的生命互换能量,才能实现身、心、灵的强大与晋级,向着大千世界吐出彩虹。

    专业读者不会读没有含金量的泡沫书。他会选择经典阅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衔接自己的知识断层,当然也会借助作者的智慧深入了解世界。然而,业余读者大多不知道自己需要读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读,选书的时候往往随性而读,不分优劣,跟踪时尚,不求甚解。

    当然,即使一辈子都处于业余读者的层面,也远远胜过胸无点墨却敢于轻视读书人的“浅狂之徒”。不过,只要选准目标、方法得当、坚持努力,所有的业余读者都能升格为专业读者。苏珊·怀斯·鲍尔女士写作《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一书,就是想把业余读者培养为专业读者。

    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经济史、风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典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果实,每一本都生成于不同的区位或节点上。今天,我们阅读的经典是历史的产物,穿越时空和文化的滤网,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潜在的财富。如果愿意,我们就能把经典据为己有,使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人。鲍尔女士为我们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尽管有所遗漏),并让我们看到,哪本经典产生于哪个文化板块的沃土之中,由哪段历史洪流所催生,受哪种文化思潮和精神生态的滋养及制约,执政者的导向和普通受众的期待对创作取向的影响,该部作品在同类作品中的分量以及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它能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哪些精神营养和灵魂启发……作者借鉴“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把推荐书目的概要写得精准、透彻、深刻、唯美、集中,有的篇目几乎把书中的精华一网打尽。她列出的书目,你也许终生都没有翻阅的计划,但是,扫视一遍那则由几十万字的经典中提取出来的精短提要,你也会感到周围打开了一扇扇意外的窗口,纵然不会跳到窗外一看究竟,却在那一闪而过的风景中,领略了深邃的思想星空。

    这种阅读方法非常实用。阅读经典,如阅兵,如阅人,可以韩信点兵、一扫而过,也可以细致入微、逐一审视,但万万不能大卸八块。这本书把读者带到高空,让你俯瞰具体经典的前世今生,通过确切定位,看到那本书的所在区位,进而借助“阅读CT”看到它的大脑、脏腑、骨骼、肌肉、神经、血管、体液、神韵,让你与它拥抱,采撷精华,与之融为一体。

    若你下苦功夫,啃下这本《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之后,就会发现,以前面对一本书,可能开始时望而生畏,再到望而生厌,甚至望而生恨,现在却渐渐变得望而生情。阅读,由拒绝到接纳,再到不可或缺和上瘾,最终会成为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德斯鸠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如果深信高质量的阅读能够改变无知,也就萌生了阅读的能力与动力。卡尔·波普尔说,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放眼四顾,现在有不少自以为有知的无知者,究其原因,都是在走出校门之后,放弃了高质量阅读。

    人的精神世界需要新陈代谢,通过阅读和倾听,了解和获取新知,淘汰和挤占旧知,才能保证精神世界生机勃勃;如果不再阅读,关闭精神活水的来源,心府成为死潭,即便腿脚麻利,力大如牛,仍然会向着僵硬的人生倾斜。若是渴望改变现状,想要活得通透,就应该拿出时间来阅读经典,使自己的一生始终处在“阅读进行时”,用高质量的阅读排出情绪垃圾,抵消异化,找回失落的人性尊严。如果你是一位讲台上的教师,进入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肯定会气韵生动、精彩纷呈。或许某一天,器官走向了老化,但意识却始终活跃在社会发展的前沿,这样的人,就活出了质量。

    (作者系枣庄学院美学教授、区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关注教育中的直觉与情感

余勇

    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指出,当今人们应学会关心,以关心为中轴重构教育生态,培养下一代成为“关心型”的人。她的关怀伦理学观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些观点的背后机理和深层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直到翻开宁波大学梁明月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王慧博士翻译的《教育中的直觉》一书,发现诺丁斯在这本书中回应了关怀伦理的背后逻辑——直觉和情感教育中的力量。这正是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唤醒教育的内在之眼”。这本书超越了理性主义传统,用直觉、情感、关怀和爱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诺丁斯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既宏观又深入细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关于直觉的历史图景。直觉曾作为确定的知识来源,以先知、神谕的形式发挥作用,后来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力得到承认,被多个学科关注与研究。至今,直觉依然是一个令人着迷且亟待深耕的命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这本书里获得了几个重要的启示。

    其一,诺丁斯解释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教师偏多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女性在历史上由于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而被塑造为抚育者和看护者,在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直觉能力。这种特质又进一步帮助女性更好地从事养育和教育工作。在长久的实践中,女性积淀并习得了捕捉、识别、理解、同情和扶助他人的能力。因此,女性教师可以更敏锐、细致地关注与回应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其二,直觉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值得关注,在教育教学中构建“以促进直觉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值得探索。诺丁斯指出:“直觉强调外部感官和内部感官同时参与,是追求理解或洞察力的过程,是主观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持续的张力所在。”她以教学导入环节的图片呈现为例,认为图片的选择不可随意化,图片应包含已学和未学的要素。运用图片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熟悉度和好奇之心。诺丁斯明确指出,强化直觉的教学模式不直接指向重复训练和提高学业成绩,而是追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全面深刻和拓展性的理解。这与我们目前强调的项目式学习、大单元学习、深度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三,爱是直觉的核心,教育中的人应具有爱的能力。诺丁斯指出:“对学科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中爱的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和教师直觉的核心。”教育爱包括教师对精神生命的爱、对学科的爱、对教与学的爱、对学生的爱,还包括难以明确界定的感召力与使命感等因素。这些都渗透、弥散与积淀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直觉判断中。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复杂情绪与困境,有经验的教师能凭借直觉作出教育诊断,有智慧的教师懂得如何回应学生以避免泯灭学生的直觉,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热爱。直觉主导的思维模式会引导我们走向真正的兴趣、发现热爱所在。直觉等一系列情感是本真意义上学习的核心与动力所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的直觉能力、培育直觉思维、提升直觉等非理性要素入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