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校内外探索进一步凝聚科学教育育人合力时,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罗星凯也提醒,要警惕校内外科学教育的不良互动。

    他指出,当前,在校外一些市场化机构中,为了迎合学生应对科学考试、实践操作考查等需求,科学教育存在应试性的苗头。“这是非常有害的,也偏离了‘双减’的目标。”罗星凯提出,校内外科学教育融合,必须要在一个大的共同目标下,做到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如果校内外提供的是同质化的教育,那不仅没有必要,甚至会是有害的。”

    融合各方力量同向而行各展其长

    一边播放着由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师录制的视频,一边为学生做着详细的解答,最近,在北京市展览路第一小学的课后服务课堂上,依托课程资源包,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杨紫晨带着学生做电路设计。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们不仅能通过视频内容更清楚地看到操作细节、拓展知识面,还能和老师有很好的互动体验。”杨紫晨说。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启动了“馆校社”科技教育联合体项目,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动物园、北京气象台、中国园林博物馆等10余家科普资源单位,通过研发“创智造”系列科技体验课程资源包和派遣师范生进校园等方式为中小学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科技教育课程资源。

    借助这些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和配套的资源包,中小学师生能够在校园里通过“双师课堂”,“足不出户”地享受优质科学教育课程。

    无锡市少年宫主任李晓红表示:“数字化技术不仅为校内外科学教育提供了更多元的内容和形式,还为校内外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科学教育具有综合性,相比于其他教育,更需要全社会对青少年科学教育提供支持。倪闽景表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一起发力,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教育空间,需要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有序向青少年开放,需要让学生身边都能有科学专家……

    “这些都要有相应的平台来做支持。”倪闽景介绍,作为较早探索建立校内外协同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地区,近些年,上海市成立了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集聚社会科技力量建设中小学科创教育基地,并开设科创经典导读节目,给青少年推荐科普阅读书目;上海科技馆推出的“科创教育空间站”则成了科技企业与中小学校对接的枢纽,帮助有兴趣的孩子们到科技企业跟着技术人员做研究。

    “实际上,校外有无数的科创教育资源,学校周边的一个面包店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习面团发酵、面包烘烤等方面的技术。哪怕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也充满了养殖种植、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方面的科创教育资源,关键在于能不能有效整合并持续发挥教育的效益。”倪闽景说。

    在罗星凯看来,这种“整合”正是当前校内外协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最大难点:“政府、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家长,甚至还有一些公益组织,其实很多人都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但怎么把力量聚合起来,使得大家既能各展其长,又能朝着共同的方向在走,是一个非常考验统筹管理和学术研究智慧的事情。”

    如何融合各方力量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要在“宽”字上做文章,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

    “一要盘点、精选、补充资源,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二要强化供需双方对接,明确开展科学教育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让参与方式变‘短期’为‘常态’,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三要加强宣传介绍,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科学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家喻户晓,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社会风尚。”该负责人说。

    郑永和则表示,要协调好各主体关系,发挥各自所长。他指出,中小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应从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课后服务、师资建设等方面改进教学与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中起引领作用,要保障中小学科学教师的高质量供给,引领中小学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不断增强开发、共享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服务的能力;企业与科技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等各类科技场馆是科学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是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应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引导、规范服务,发挥更大作用。

    郑永和建议:“通过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苑立新则提出未来要做到三个“加”。一要“加”理念。明确科学教育要回归素质教育初心,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培养导向。二要“加”主体。科学教育内容涵盖广,相关资源分布于各个领域机构,需凝聚全社会合力。三要“加”方法。多方位运用科技赋能等技术手段,以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研学体验等灵活形式,开发跨学科融合性课程活动,促进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