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目标转 盯着目标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周,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在谈及2024年工作时,提出“要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抓好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的谋划安排,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科学分解任务指标,完善政策、组织、机制,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不久前,教育部举行了2023年年终总结会。与“完善政策、组织、机制”的表述类似,年终总结会指出,一年来,各司局和直属单位“政策、资源、机制‘围绕目标转’效果明显”。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持续攻关重点难题和关键问题。这既需要各类资源的投入,也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工作实效,并据此不断优化、推进。凡此种种,与政策、资源、机制、组织等关键词密切相关。其屡次被提及的背后,反映出“围绕目标转”工作导向。

    就如上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开展课后服务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活动,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可见,“双减”是核心工作,而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就是“双减”取得成效的关键支撑。

    教育部本次发布的《通知》,就在政策、资源、机制、组织上下足了功夫,以解决部分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乱收费增加家庭教育负担,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组织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等不规范行为。比如,在社会普遍关心的第三方机构能否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问题上,《通知》提出,“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形成机构名单、服务项目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这实际上是以“严格兜底”的方式,为高质量课后服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样在上周,教育部还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了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交流推进会。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促进人才供给与需求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组织高校与发布项目指南的用人单位开展对接,为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该项目自2021年实施以来,共有1000余家用人单位与180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发布项目指南2.5万余项,成绩颇为亮眼。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教育部表示,将持续深化以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联合培养、科研交流、实习实践等推动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供需对接效率。

    所以,该项目实际上是撬动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抓手。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篇大文章,但经过科学分解,也必然进一步划分为具体任务和步骤,必然有各类项目与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一样,“围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转”。

    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会还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突出以上率下,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严实作风纪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教育强国建设的诸多问题需要在当下实践中抓紧破解,这也是“完善政策、组织、机制”的要义所在。唯有努力突破,多做实事、不做“盆景”,才能让各要素形成更密切、更高效的良性互动,持续提供改革动力。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