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科学课来了,准备好了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叶青云

临近9月,新学期近在眼前。教育部于今年2月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在开学后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且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小学一年级的科学教材已经下发,主要内容为认识植物、比较和测量。今年6月,省教育厅已专门组织9月要带一年级的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全省数百位科学教师参加。新版科学课来了,我省各小学准备得怎么样了?

新开课的学校,确保师资课程落地

离开学不足一周,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楼曙光特别忙碌。作为一名小学科学名师,他将在新学期承担一年级6个班的新科学课的教学任务,对这项新任务他胸有成竹。“新版课程标准与以往比较,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科学从技能型学科变成了基础型学科,被放在了和语文、数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楼曙光说。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显然不能简单套用给高年级学生上课的方法。”楼曙光把他对一年级科学课的认识概括为一句话:有的时候需要“很科学”,有的时候需要“不科学”。“‘很科学’即培养孩子具有像科学家那样严谨的探索和求实态度;‘不科学’就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重点,让他们在玩中学。”楼曙光说,一年级的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学校会逐步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客教室等,以期学生把书本习得的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

楼曙光坦承,和大部分学校一样,该校也面临科学课整体师资不足的问题。省教育厅明确,学校要合理调配科学课程师资,尽量安排专职教师任教一年级科学课程,同时,加强对学科教师特别是新上岗的专兼职学科教师的专题培训。对此,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说,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确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那么建议是学科更为接近的数学教师,且全年级由一个人统一兼任。

喻伯军参与了新教材的编撰工作。他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小学一、二年级的自然、常识课程中就已经有科学教育内容体现,当时主要是介绍些浅显的生活方面知识,如今单独开设科学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突出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论证和解答。“新教材分为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一、二年级的科学课重现后,使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科学教育体系更为完整,同时也与国际接轨。”

喻伯军还建议新开课的学校做好师资培训和器材储备。他说,科学教师们除了要参加省厅、各县区统一组织的培训外,还可以向一年级的其他带班教师们“取经”,把握新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甚至可以去幼儿园大班学习科学课程的教法经验。“科学教学,不要把知识和概念当作重点,而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能力,包括倾听、交流、记录和整理四个方面。”

已开课的学校,原有基础上平稳过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各地的小学,并不都是在今年秋季才给一年级学生开设科学课。其中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先行一步,走在了探索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的道路上。

比如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在2012年建校之初便设立了低段的小学科学课程,以美国的STC(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为了孩子的科学和技术)教材为蓝本。STC教材一共涵盖了8个单元,主要涉及了4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在一周开设一节科学课的基础上,课程还延伸到课外,学校专门为一、二年级的家庭实验设计了两本校本课程教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校本课程安排每周都有家庭实验,包括一周必做、一周选做。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做科学亲子实验。

说起家庭实验室,温州市籀园小学的省科学特级教师陈耀无疑很有发言权。他提倡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合作。他一直致力于推进“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计划”。“未来,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行动力不可或缺。他们需要更缤纷的学习世界,从课本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陈耀说,研究不一定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一定要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爱好和自发力,希望孩子持之以恒地去探究自己喜爱的活动,从中领会快乐和满足。不过从现在起,这个“一千零一夜”的名称怕是要改改了,因为它最初来自学生从三年级起到小学毕业,在校时间是1000多天的想法,如今科学课下延至了一、二年级,针对此,陈耀又给新加入的孩子们提出了“指南”:一是坚持家长陪伴,一个学期完成一项不少于4周的长期研究;二是一、二年级侧重于习惯养成,要坚持不懈做完一个周期。

一年级的科学课,主要是起到一个启蒙培养的作用,让孩子对科学更有兴趣。”嘉兴市实验小学也已经有了7年在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的经验。该校从2010年秋季开始,就启动了一个校本课程,当时称为“趣味科学”,专门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同时每周还有一节科学拓展课,带领孩子们做一些小实验。该校科学教研组长吴建伟告诉记者:“我校低年级的科学课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所以面对新版科学课程上线,过渡会相对容易些。学校在师资力量上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有低年级科学的专任老师在担任科学教学的任务。”吴建伟说,相比较于以往的校本课程,新的科学课标中课程体系更严密,且具有梯度性,孩子更容易接受。“我认为教师在教法上要以活动为主,多使用教具和学具。教师本身要参与到课程安排的每一项活动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