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树立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自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 陈寿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事业的基本方向与使命,即教育要以优秀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等化育人才。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以德成人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基础的人才工程。在这项基础工程中,德育作为核心的意义自不待言。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重视、强调人才培养中的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精神不仅承袭了中华道德文化传统,而且还内蕴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德树人的时代创新要求,即要健全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我们要进行以德树人的教育,必须结合道德文化本身的实现方式以及当代中国的现实,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强化道德自觉、提升实践生活中的道德决策能力等基本方面。

以德树人,强调的是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品格人才,这首先体现在道德认知水平方面。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于强化人们的中国文化自觉意识,即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中,培养人们自觉地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及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文化身份标识,真正确立全民意义上的文化自信。这种道德自觉教育与强化有着积极的文化意义。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最终须体现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道德困境中的合理道德决策与道德行动能力。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当代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