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向社会敞开大门本应是常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行登记报备,甚至无需预约,刷身份证即可。近来,多所在京高校陆续宣布,面向社会开放校园。只需简单操作,校外人员就能便利入内,感知高等学府的魅力。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校园美景共赏,还带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引得市民游客齐声叫好。其实,从教育工作者角度来看,高校大门热情打开,其价值绝不止于市民游客交口称赞、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更应该是开放办学的常态。

    不管是沿袭于其悠久校史的建筑,像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还是取材于所在城市的建筑,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很多都是全开放的校园。向社会紧闭大门,营造纯粹的环境,也许能够培养学生单纯向学的精神品质,但也会让学生与社会脱节,使得学生无法更好融入社会而生出一种无力感。本世纪开放办学的典型案例是建在陆家嘴金融区的上海纽约大学。学校固定设有校园开放日,允许有意向填报上海纽约大学的高考考生参观校园、进行咨询……而近来北京多所大学尝试与社会融合,将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密切连接,也迈出了回归正常的关键步伐。

    高校向社会打开大门,也是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问题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里面,有很重要的一条: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反观当下,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并存,就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有关。当前为学生敞开一扇密切接触社会的大门,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让学术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无疑将改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高校向社会打开大门,也是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感的重要举措。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讲,被需要是推动生命意义提升的重要一环,看到被需要、看到不足,可以催生学生的内驱力。学校敞开大门,既减弱了校园与社会的距离感,也为很多面向社会的活动搭建了校园内的平台,必将推动学生社会生命全面发展,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掘自身潜力,提升自身创造力、创新力的催化器。

    高校向社会打开大门的程度与方式,也是学校治理能力的一种体现。简化入校程序,市民不用预约就可进入校园游览、参观,甚至图书借阅、体育场馆打卡运动等,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体现了学校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同时也在不断考验着学校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的水准。能否通过便捷的“入门”程序,有效服务前来参观游学的市民,同时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催生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甚至是教学质量提升,都是学校需要尽快研究和面对的一项课题。同时,面对众多复杂的游览群体,守住安全底线,护住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对学校治理能力的考验。

    在为高校的热情开放欢呼的同时,也期待更多高校以更开放的胸襟回应社会的呼声和期待。此外,高校还可以细化具体举措,比如将特色场馆、特色专业、科研成果与社会资源密切对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其他高校提供范式。再比如,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可选菜单上多下功夫,“教育分阶段,学习不分层”,真正实现育人资源和育人价值最大化等。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