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纵横联动 数字赋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流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关键。近十年来,湖南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构建了“机制创新、纵横联动、数字赋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内部质量监控,确保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机制创新,打造特色质量文化

    湖南工学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由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分析与改进体系、教学资源和过程管理体系六大系统构成的“六位一体”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目标—标准—执行—监控—反馈—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闭环系统。一是从学校、部门(学院)、教师、专业、课程、学生六个层面建立质量保障组织,明确各层级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形成了“学校—部门(学院)—教师—专业—课程—学生六层级协同参与、分工负责”的质量保障模式,各层级质量保障主体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二是从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入手,构建了“学校、部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六个层面的标准体系,激发教学、管理、服务等各层面责任主体自主质量保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推动质量改进螺旋式有效运行。学校协同推进“三定一聘”、内部岗位晋级、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审改革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岗位设置,明确了岗位职责,做到了“岗位—职责—人员—工作”四适应。三是按照“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秉承“应用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实施具有湖工特色的质量文化提升体系,形成了追求卓越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五自”质量文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后获批国家一流专业4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获批国家“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1个。

    纵横联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湖南工学院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活动,制定“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优质优酬的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制度、校外第三方评价制度等举措,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一是建立了“上下结合”的任务落实机制。以高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将评建任务分为常规任务、计划任务和重点任务。常规任务由责任部门制定,评建办审定;计划任务由评建办梳理分类,部门认领;重点任务由学校分解传递,部门细化措施,形成学校—二级单位—个人任务清单,实施办结销号管理。二是课堂革命打造“金课”。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三是实施多元、全方位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建立了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认证评估等于一体的校外评估体系,探索学生增值评价体系。通过内外结合、纵横联动、多元评价与全方位评估、学生增值评价,全过程立体式的评估体系得以全面确立,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得到提升,学生毕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率与学位率保持在96%以上,每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数字赋能,增强质量监控效度

    湖南工学院突出数字新技术的应用,建立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校本数据中心,形成汇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量数据仓库,运用数字赋能质量监控,打破信息孤岛。一是搭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数字化平台。建立了学校、部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六个层面的诊改业务应用的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逐步将学校各项工作与数字化平台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真正做到了线上采填数据、生成质量报告、完成专家评价与结果反馈。二是完善了内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与工作状态,为教学管理决策、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提供了支持。数据采集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门肯定。三是实现了全方位监测。大力推进监控手段的数字化、智慧化,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学生课堂、教师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的监控,真正做到了质量监测的全程化、全覆盖和监测反馈的实时化。2023年在校生对教学满意度达92%,毕业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达96.5%、对人才培养评价的满意度达97.4%。

    (曹执令 肖中云 彭志忠 罗元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