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下班后,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面前是让我挪不动步的一封信。一大清早,它就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

    “老师,我犹豫了很久很久,才敢给您写这封信。”淡蓝色的信纸,娟秀的字迹,一如它的小主人,一个很秀气认真的小姑娘。“我真的喜欢他,很想他,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老师,我是不是坏女孩?”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仿佛有条看不见的线联结着时光,让我的思绪飘到过往。

    很多年前,我也给刚刚上初中的自己写过一封信。

    “你应该是一个热爱学习、善良阳光的学生,不可以做坏事,不可以有坏心眼。你为什么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你是不是一个坏女孩?”泛黄的信纸背后,是一个抹着眼泪的小姑娘。

    当年的我暗自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可那是20世纪90年代,老师和爸妈都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谈“恋”色变。他们经常教育我们的便是:“某某不好好学习,胡思乱想,品行坏极了。”那样鄙夷的口气,让“坏女孩”三个字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有“坏女孩”才会有的“胡思乱想”,也从不敢向任何人倾诉。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把它写进信里——“你是不是一个坏女孩?”每个字都被我反复写下甚至戳破信纸,它质问了我很久很久。

    那封信,一直夹在我的日记本中。

    欣慰的是,如今另一封信躺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有机会去回答。

    现在的孩子不复是当年的我们。新闻、小说、电影、电视……哪怕一个简单的广告片都常常在谈情说爱,我以为孩子们早已见惯不惊。“某某喜欢某某”“谁谁是谁的老婆”……诸如此类的话偶尔也出现在孩子们的小纸条上、宣传墙的某个角落里,甚至某些懵懵懂懂的小男生嘴里,孩子们总是饶有兴致地关注着我的反应,我常常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尽量轻描淡写假装不在意。

    可这封信如此及时地提醒了我,虽然隔着岁月,孩子却是一样的孩子。

    “怎样面对我们的喜欢?”

    看到我在黑板上写下的大字,孩子们要么趴在桌上吃吃地笑,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惊奇;要么呢,故作镇定地摆出不在乎的样子,看似很不屑,可我知道,他们心中都藏着一只小鸟,那只小鸟的名字叫“青春”。

    “喜欢,多美好啊。”一开课,我对孩子们讲。我们常常因为喜欢而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

    “你们有自己喜欢的人,老师觉得很正常啊,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孩子们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充满期待。

    “你们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人而开心,甚至想到对方都会忍不住笑,对不对?”孩子们抿着嘴,互相张望着。我也笑了,也许他们正下意识地看自己喜欢的谁呢。

    “所以,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有喜欢的人,也会有人喜欢你们。老师真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你们这样的年纪,我也想知道当年有没有男生喜欢我呢。”

    全班学生大笑起来。终于,趴在桌上文静的小姑娘也抬起头,她的脸上也带着笑。

    “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你们以后有秘密也要告诉老师。”我又讲起自己暗恋的小故事,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话锋一转,回到主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欢?”

    一个男孩犹犹豫豫地小声说:“就是……想和她一块儿玩呗。”刚刚有那么多铺垫,这句实话不再引来那么多嘘声,更多的孩子认真地望着我,等待着。

    我讲起了《永不瞑目》里的故事:“毒贩的女儿欧阳兰兰喜欢上了大学生肖童,可她爸爸却给她泼了冷水,一个大学生怎么会和毒贩的女儿混到一起?于是,欧阳兰兰设计让肖童染上毒瘾,肖童辍了学,成了一个卖摇头丸的小混混。最终,他俩走到了一起。”

    “这不是喜欢!”许多孩子急急地嚷起来,“她害了肖童!”

    “真的喜欢是要为他好!”

    “可她喜欢肖童,怎么办?”

    “那她也可以努力考大学呀!”

    我笑了。于是,我讲起了第二个故事:一个男孩对爸爸说,他不想读书了,他要和女朋友一起生活。当然,他爸爸并不同意。“这不公平!”男孩愤怒地说,“你和妈妈结婚的时候,也才十几岁。”“这很公平,儿子。”爸爸回答道,“我十几岁的时候已经足以养家糊口,我的手艺全镇没人比得上。你仔细想想你的能力,如果你可以给你的家庭足够好的生活,我同意你们结婚,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哪怕你80岁都没资格谈这个话题。”

    “你们觉得爸爸的话有道理吗?”

    一个男生举起了手:“如果喜欢一个人,就应该为对方着想,要有能力照顾和保护她。”

    我笑着点点头:“男孩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最终选择继续专心完成学业。很庆幸,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所以,如果你有喜欢的人就要足够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如果你因为喜欢而变得更加积极阳光,那么老师很高兴,你的喜欢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但是,如果你因此不思进取甚至影响到对方,那就不是真的喜欢。”

    许多孩子慎重地点了点头。

    “可是,如果你已经很努力,你喜欢的人却还是不喜欢你呢?”

    孩子们睁大眼睛,想知道答案。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认真地说,“你要像尊重自己的喜欢一样,去尊重你喜欢的人,不要抱怨对方,也不用抱怨自己。”

    铃声响了,孩子们却不想下课,他们喜欢这节课。我也很喜欢。

    过了几天,我的办公桌上又躺着一封信。打开信纸,我笑了,我知道我还可以再上一节课:“老师,我以前喜欢盈盈,可是最近我又觉得自己喜欢菲菲,我是怎么了?”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抚琴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