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物各有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年自驾西藏返程,走青藏线。车子离开碧海般的小柴旦一路南行,途径柴达木盆地,一路行来,漫漫黄沙之上,只有几近干枯的茅草,稀疏成团,偶尔随风轻摇几下。

    我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后排座上的儿子也靠着车窗,把他知道的关于沙漠的诗句背个不停,什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什么“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还有“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听着这些诗句,看着无边无际的辽阔,在被这沙漠的恒大无涯所震慑之余,胸臆间也是豪情万丈。

    行驶了多久已经记不得了,路旁的景色一直没有变化。如果不是那些路标上迅疾掠过的地名,我甚至以为还在原地。后排座安静了,儿子已经塞上耳机,闭着眼睛,看样子是睡着了。我也放下手中的相机——无论我怎样调换角度,所拍摄的都是单一的图像。

    转头专注地看着窗外,渐渐觉出了单调。想起朋友曾送我一幅大漠的画,大片锗红的沙漠占据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则是暗红的天空。让画面灵动起来的,是高空斜斜的三两只苍鹰,虽然只是墨黑的两笔写意,却陡然增加了天空的高远。在图画右下则有两匹半的骆驼排队进入画面。对,第三匹只画了半只,这半只让我想象到后面一定还有数只,或是数十只的骆驼,也似乎听到了叮咚悠扬的驼铃声。

    彼时,身畔那极目无边的苍凉画面,就是缺少了一两只鹰,或者三两匹骆驼,因此少了灵动的气韵吧?不过,这只是我的所见,一个相对于大自然无比渺小的个体。如果放眼地球,衬着蔚蓝的海洋、碧绿的草原,这黄沙漫漫的大漠一定也是独具个性的美好所在。

    西晋玄学家郭象说过,“物各有性”。世界天地之间,无数种事物同时存在,每一种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物各有性”,世界才缤纷多彩。万物如是,人亦然矣。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基础很一般。他的父母找到我,再三说想好好培养他,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个孩子除了基础差,对学习也缺少兴趣,倒是校足球队的领队找到我,说这孩子很有天赋,可以好好培养。于是,在做通家长工作的同时,我要求孩子各门功课都要达到及格,努力争取到班级均分。后来,这个孩子发展得很好,作为特长生考进了不错的大学,后来还读了研究生,现在成为高校教师。这个孩子的成长说明人也各有其性,与其逆性强为,不如顺其性、助其长。

    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想要成就自己,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保持个性,才不至于泯然众生、碌碌无为。但是,一味强调自己的独特个性,唯我独尊,不能善纳他人所长,也必然会限制自己的成长,甚至会使一个人变得乏善可陈、面目可憎。

    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保持个性,包容他人,共存相生,既成就独特的自己,也盛开于这个美丽的人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