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系列(共120册 (德) 雷纳·科特等文 (德)埃贝尔哈尔德·埃曼等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海豚传媒科学馆出品

    “可怕的科学”之“妙趣科学课”系列(共6册,包括《可怕的世界地理》、《可怕的历史人物》、《可怕的圣诞节》、《可怕的数学》、《可怕的人体游览》、《疯狂的宇宙旅行》) (英)尼克·阿诺德等著 接力出版社

    “数学故事专辑”(共5册,《奇妙的数王国》、《爱克斯探长》、《荒岛历险》、《哪吒大战红孩儿》、《非洲历险记》) 李毓佩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历史不可戏说”丛书(共6册,包括《刘备:“常败”的英雄》,《孙权:半生明主》、《曹丕:文豪天子》、《吕布:“无敌”的失败者》、《袁绍:庶出的盟主》、《司马懿:谁结束了三国》) 方北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小小科学家幼儿百科丛书”(共16册,包括《动物的家》、《雨林中的动物》、《海底世界》、《昆虫世界》、《植物》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阶段,教师和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既有趣味又有所收获,借助课外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它比做大量的练习有效得多,这才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更有益的。但是环顾四周,学生们常常陷在培训班和教辅书里,难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其实,课外书不仅包括儿童文学,还有一类与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的书,它以儿童文学、漫画、绘本等形式出现,能让学生在兴趣中爱学习、会学习。

方法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

    ■本报记者 却咏梅

    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学习、主动学习?其实,找到正确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日前,人民邮电出版社生活出版分社邀请了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领域长期研究和探索“学习方法”的几位专家,与教师和家长们相聚一堂,共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得,期望帮助寒窗苦读的孩子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用字词敲开作文的大门

    现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语文学习成了最花时间、最费精力,收效最低也最让人头痛的课程,小学生对于作文,普遍恐惧。据开卷公司2012年的销售数据统计,作文图书的销售码洋是教辅类图书中比例非常大的一个板块。但我们发现,市面上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品牌,但多数还是低水平重复的模仿,读者面对众多的图书,无从选择,或是选择了,却少有收获。

    “作文,多大点事儿”系列丛书的作者非常老师说,小学一二年级时,孩子们学了很多字词、诗歌,要弄明白字词与作文之间的关系,比如要引导孩子体会“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所蕴含的颜色美、动静美、构图美。他建议,要用文字启迪孩子的灵性和智慧,引导孩子写出好的作文。为此,他提醒教师要特别关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写作文的关键期,很多观念会在此时固化下来,错过了就很难再改变。

    “这本书的启蒙是一粒种子,希望把这粒种子转换成孩子心中的一棵嫩芽。按时浇水,然后静等花开。”非常老师希望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多阅读,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以及唐诗、宋词的简单读本,从国学经典中去汲取营养。

    以数学为载体培养思维方法

    数学一直是传统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衡量智力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目前国内大量学前潜能的开发,实际上就是针对数学潜能的开发,奥数的火爆便是一个很好的延伸旁证。

    从国内的出版市场来看,学前数学潜能开发的图书受到了家长的热捧。韩国的《阶梯数学》、《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国内的《阶梯数学》、《好宝宝阶梯数学》等,以及《创意阶梯数学》、《受用一生的数学启蒙》、“全家玩”数学系列、《“摸”出来的数学——神奇的四巧板》、《奇遇数学——儿童数学潜能开发》等,甚至还引进了不少以绘本故事的方式促进数学智能开发的图书,比如《数学绘本》、《从小爱数学》、《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等。

    学而思旗下的摩比思维馆总经理宁柏宇认为,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两个特点:一是爱探索,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充足的好奇心,愿意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二是会思考,当接受到信息之后,能够积极地处理信息,这也是善于思考的表现。

    “目前市面上缺少完整的学龄前儿童数学教育体系理论,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前数学教育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在各个阶段能够学什么,能够学会什么。”在谈到培养孩子“爱探索、会思考”的具体方法时,宁柏宇特别强调了一个理念,叫“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3-8岁的孩子来说,此时的思维处于一个剧烈变化阶段,应着重学习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到了8岁,孩子的80%的智力已经完成了。此时,他们的思维变化快,接受能力强,是最好的启蒙教育时期,所以应从直觉行动开始,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一些直觉的形象思维,然后再帮助孩子把直觉的行动思维变成形象思维,最终变成抽象思维。

    通过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

    “语言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孩子后天学习的一种技能。在学习非母语语言时,只有在大脑中积累一个语音信号与多场面结合的关系时,才会形成一个英语思维的前提。所以在现实当中,当人的反射积累越来越复杂时,这些内容就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语言思维的能力。”121英语学校的课程研发顾问郑懿介绍了一些英语的学习方法,她认为,学习英语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体会英语之趣,并进而悟出学习英语的规律。

    在研讨会上,《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的译者安燕玲认为,只有家长保持好的心态,与孩子有畅通的交流,才能借助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轻松学习。

    “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爱好阅读的习惯,因为书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更能滋养孩子的生命。”《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作者刘称莲说:“家长的责任在于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孩子学习的任务交给老师去做,要相信老师,相信孩子。”

    一位孩子已经上了大学的家长对此深有体会:“一是帮孩子树立成就感;二是千万别给孩子讲题,不懂得问题要让孩子去找老师、同学问;三是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做笔记、口述习题等;四是要帮助孩子从小塑造良好品德,包括诚信、勤奋、专注和坚持等。”

    科学阅读对于引导孩子对相关科目的兴趣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像文学阅读之于孩子语言、写作等能力的熏陶和提升一样,不可小觑。

学习兴趣源于好奇心

    ■余耀

    我们常说“阅读优秀,成为优秀”,这个“优秀”里不仅有文学,还有许多文学以外的东西,比如科学阅读。身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我并没有因为是语文教师,就对儿童文学阅读特别偏向。对于目前国内比较薄弱的科学阅读,我反而更加重视。

    曾经,在我的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会突如其来地抛出一些与“语文”不沾边的问题给我,诸如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起来的、人怎么进到电视机里去、古代人没有手表如何知道具体时间……他们的问题天马行空,涉及了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仔细回味,无不与科学关联。更有趣的是,其中一个学生每一次都像恶作剧般地带头“捣乱”,第一个提“怪问题”的他,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自然,我不能一一给他们满意的解答,但我可以建议的是,去科普书里寻找答案。后来,我注意到,那个领头“捣乱”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渐渐变得安静,课间时间他还主动与我分享他的探奇成果,脸上的神情十分自豪。显然,他的注意力已转向能为他解疑答惑的图书上。更令我惊奇的是,语文学习成绩平平的他,科学课成绩异常优秀,后来还成为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发明家。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无疑向我证明,科学阅读对于引导孩子对相关科目的兴趣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像文学阅读之于孩子语言、写作等能力的熏陶和提升一样,不可小觑。同时,它也向我证明了,推荐学生阅读这套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什么是什么”系列,实在是我“对付”他们的明智之举,这种明智不仅源于我对这套书的理解,更源于我对孩子们好奇心的把握。

    科学,充满神秘感,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常常觉得科学有些冷酷,不近人情,除了心存敬畏之外,很难生出其他的情感来。但对科学的追求,人类却从没有放弃过,因为科学的探究源于对世界的好奇,而好奇的心,孩子是最强的。“什么是什么”系列的编辑理念即定位于“学习源于好奇心”,在此理念下,100余名科学家参与了编写,近半个世纪里,其120册的内容已经涵盖了自然、地理、动物、植物、天文、地质、科技、历史、考古、艺术和人文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孩子构建了一套庞大而恢弘的知识背景和体系。纵观书目,从《古代埃及》到《美国西部》,从《宇宙中的天体》到《月球秘密》,从《医学奇迹》到《电磁奇观》,从《大象王国》到《狼的故事》,从《邮票的故事》到《多媒体世界》……可以说,每一册48页的书里,都图文并茂地向小读者们展开一幅幅“发现之旅”的画卷,诠释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将现成的答案呈现给小读者,而是提供了知识架构和思维启迪,让小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从而不断地更新和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此套图书也与时俱进,创办者每年都邀请数位知名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不断地修正认识上的疏漏与不足,将严谨与认真嵌入到言辞图画之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消息树     下一篇:教育就是要培养自尊自重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