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全国最老的辅导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皇晓东(中)与本报编辑记者交流。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凌)“史上最难就业季”,遇到“就业奇人”皇晓东,“最难”变成“不难”。日前,中国教育报“请读者回家”活动邀请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皇晓东回“家”看看。

    2009年1月4日,中国教育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报道《“就业奇人”皇晓东》,这位拥有副高职称的辅导员,这么多年来,用心经营学生就业资源网,帮助5000多名大学生顺利找到工作。皇晓东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组团前往采访,皇晓东也被评选为“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谈到在最难就业季保持高就业率的秘诀,皇晓东说,诀窍就在于要用心,要勤快,善于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2012年,皇晓东总共出差7次,平均每次都超过一个星期,走访了校友、用人单位247人次,把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告诉学生,把毕业生的信息推荐给用人单位。

    曾经采访报道过皇晓东的本报记者李伦娥说,对皇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办公室里六七袋厚厚的学生来信、留言本,五六本用人单位的名片夹,以及手机里2000多个校友或用人单位的电话。

    现如今,皇晓东与时俱进,还采用微信、QQ群等新兴媒体做好就业工作。皇晓东告诉记者,他拥有160个QQ群,包括用人单位、各地校友群等,这些都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好帮手。

    “当然,也要感谢中国教育报的报道,不仅让我获得很多荣誉,更让我帮学生找工作更方便,很多用人单位得知湖南科技大学有个‘就业奇人’,都慕名而来。”皇晓东说。

    2014年,皇晓东就要退休了。不过,这位始终心系学生就业的辅导员却说:“我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凭着良心和责任,把论文写在学生就业工作上,创全国最老学生辅导员的纪录。”

我做就业工作更有信心了

    ■皇晓东

    就业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老师,就应该帮助他们。中国教育报的报道,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让我更加有信心积极为学生的就业不懈努力。

    做好就业工作,要以“五心”,即用自己的热心、爱心、细心、诚心和责任心,赢得“五心”,即学生找到工作,学生安心;子女有了工作,家长放心;用人单位招到了合适的人才,单位称心;学校就业率高,学校省心;我们自己呢,非常开心。

    最近几年,我还总结归纳出一个“三勤”,也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一是要勤统计,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二是要勤下寝,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去宿舍了解学生的情况。经常跟学生们在一起,有些学生亲切地称我为“就业爸爸”。三是要勤联系,经常跟用人单位、校友联系,掌握就业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

    能够做好就业工作,其实也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从学院到所有老师,大家全员参与的结果。这几年,我们学院和1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与中交二航成功合作举办海外定向班,招聘了4个学院7个专业35 名毕业生到二航工作。每场招聘会我都到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非常满意,还有外资企业给我和学校发来感谢信。我经常说我们没有优势,学校没有什么名气,地域不是省城,我们的优势就是优质服务。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成功,自己就很快乐、很幸福。这几年,我无论去哪里出差,都像到了家里一样,因为到处都有我的学生。你关心学生,为他着想,学生就会记住你。

    本报记者 李凌 采访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