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督导怎样从表皮走向肌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片来源:新华社

    ■林森

 “今天,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正处于事业的建设时期,百业待兴,需要督导工作正确引领;幼儿园教育发展受到传统与现代各种落后观念的影响、受到经费短缺与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所限等,需要督导工作有力促进。幼儿园教育督导工作需要“做正确的事”,发挥导航保驾的作用;需要“做事正确”,发挥督学的切实功能。做真工作,真做工作,求真务实真正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督导工作动静大队伍长事务多

    对幼儿园的切实指导力度有限

    目前,考察幼儿园的教育督导工作,情况多不如人意,多处于一种简单的低水平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例行公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如下面的督导工作报告人们会颇为熟悉:

    近日,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教育局综合科组成联合检查组,先后到市实验幼儿园、第二实验幼儿园、XX镇幼儿园、XX乡幼儿园……对“学前教育XX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小,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历不达标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农村幼儿园资金投入比较少,办学条件比较差;四是农村幼儿园办园理念落后,办园不规范,各项工作材料不齐全……检查组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被检单位马上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这个督导工作报告较为典型,反映了目前许多地方幼儿园教育督导工作的实际操作状况。应该说,这个市幼儿园教育督导工作值得肯定的方面确有不少,像有关管理部门颇为重视、合作督导,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检查范围全面(有城市和农村)、突出重点等。

    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像许多地方一样,幼儿园的教育督导工作可谓人员参与不少、检查队伍不小、工作没少抓、地方没少跑,但工作较为简单、格式化,工作响动过大、表面事务过多、行政命令过强,但工作深入不够、指导力度不强、作用不大。总的来说,“虚多实少”,“功大效小”,“不该强的强”,“该大的不大”等等。这样一种不良局面,不但影响、制约了督导工作本身的有效运行与发展,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改进与发展也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改变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现状

    专项督导集中力量促幼儿园发展

    从各地的调查报告看,我国幼儿园办园条件普遍较差。除少数公办园外,多数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幼儿园、民办家庭幼儿园等条件极不乐观。从总体上说,多数幼儿园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状态。

    上海市某区公布的幼儿园督导报告,在硬件方面的结论是:幼儿园园舍设施简陋,建设不达标情况较为突出;缺少专用活动室、教师办公室;绿化面积几乎没有,幼儿户外活动的场地面积不足等。上海这一发达的地区况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对于幼儿园硬件建设督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需要“锦上添花”地促进其上层次,需要“雪中送炭”地促进其增强信心。该上的上,该改的改,多层次发展,多方面建设。

    促进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可采取一些专项性的督导工作。专项督导的做法有利于集中力量促进问题的解决或好转,有利于动员上下内外各方面的力量,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推进力,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展幼儿园建设专项达标督导工作,产生明显成果,许多幼儿园面貌大大改观。

    改变“督”多“导”少的定势

    引导幼儿园追求内涵发展科学育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督导”的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督”,二是“导”。相对于“督”,“导”更具有根本意义、归宿意义,即教育督导第一位的功能是导向。不仅要发挥“督”的作用,更要发挥“导”的作用。

    就目前幼儿园教育督导工作看,对于“督”的关注较多、较重视,经常是就事论事,而对于“导”的工作明显重视不够。思想决定行动,督导要用先进的办园理念武装园长和教师,努力办适合孩子成长、造福子孙的幼儿园,努力办让家长安心、放心的幼儿园。所以,目前,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导”的工作是最为首要且繁重的工作。其实,今天许多幼儿园办园方向不够正确。受经费不足、条件简陋等困难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向钱看”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少幼儿园办学并不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而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办园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搞素质教育、培育人才,而是挣钱收费、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督导的工作就是要逐步引导幼儿园归正办园方向,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纠正错误的办园方向。

    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就是素质教育,幼儿园教育也不能例外,教育督导最根本、务实的工作就是引导幼儿园时时把握好素质教育办园的大方向。此外,像如何纠正违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问题,如何消除以各种名义(所谓兴趣班、特长班等)乱收费的乱象等等,都需要有力地“导”。

    督导的核心是教师素质

    重用正激励巧用负激励提高教育水平

     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决定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教育督导的核心任务、基本任务就是对教师的督导。尤其是在今天,在我国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甚至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督导工作就更加重要而迫切。

    某省一市对几十所幼儿园教师督导的情况总结报告:“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教师自身方面,许多教师幼教经历不丰富,在工作中难免顾此失彼,只注重保而不会教,有的还存在学历不达标、无教师资格证书上岗现象。”此外,众所周知,许多私立幼儿园(多是家庭式幼儿园)的教师情况更是参差不齐,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最近网上网下频频曝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令人痛心、愤怒。可见,就目前而言,对教师的督导工作必须列入特别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多管齐下”。

    其实,教育督导工作本身还具有强势的激励作用和功能:一是“正”激励,如通报表彰、经验宣传报道等,一是“负”激励,如批评、警告、惩罚等。“督导”的汉语原意就有“督促”的意思,即负激励。对幼儿教师的督导应充分运用好这两种激励机制,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督导发现典型,表彰优秀教师,宣传他们动人的教书育人事迹;同时,对教师问题较大的幼儿园要给予相应处理,给予切实的整改指导意见。让各种奖励、表彰等发挥应有的积极推进作用,让合理的批评、惩罚等转化成一种积极的作用力量。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校长培训研究所所长、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