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何实施开放办学,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学生“价值倍增”,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一直是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关注的重点。 

    ■杨春光 张景春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优化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创新理事会议事决策运行机制,构建多方合作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学校发展竞争力。

    示范引领  统筹优化职教发展布局

    铜仁职院拥有1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专业办学资源优势明显。2012年,在贵州省教育工作会上,贵州省副省长刘晓凯明确提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上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先行先试,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一条适宜于贵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

    对此,学院围绕铜仁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确立“向上提升、向下延伸、国际化办学”的立体式办学思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完善专业结构体系,整合学院专业资源、各区县产业资源和行业企业技术资源,全方位地拓展学院的办学发展空间,努力把专业办学优势转化为专业品牌优势,着力提升学校发展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向上提升办学,与贵州大学共同开发农学、动物学两个专业4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试办4年制本科应用型学历教育,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二是在铜仁市政府主导下,向下延伸办学,与铜仁市10个区(县)12所中职学校共同组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并依托各县区中职校,结合县区特色产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分别成立铜仁职院分校,优化统筹全区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引领和带动各区县中职教育同步发展。三是设立梵净山奖学金,招收老挝、俄罗斯等国留学生,向外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空间,同时申请设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考点,提升国际化合作办学影响力。

    深化改革  构建多方合作联动机制

    政校企合作办学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多方合作联动机制,让参与各方能够相互对话、合作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对此,学院以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人才需求调研机制力求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学院围绕“政府推着产业跑、专业围绕产业转、企业跟着需求走、岗位引着教学动”的政校企合作办学思路,充分发挥“铜仁地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统筹功能,建立了政校企联动人才需求调研机制,以产业人才需求调研为切入点,推动政府和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同时,坚持新专业申报必须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坚持每年对各县产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进行调研,坚持依据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时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创新凝聚多方合作智慧。一方面,学院推动成立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领导和学院领导组成的铜仁市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由分管教育副市长担任理事长,每年定期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专题研讨会,共谋政校企合作办学大计;另一方面,学院党委聘请政府、行业和企业代表,组建铜仁职院理事会,建立起多方合作交流平台,提高了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被列入中央编办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

    集团学校合作办学机制引领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以铜仁职院为龙头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铜仁市政府基于铜仁职院中高职教育混合发展的特点,和铜仁市各县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办学水平低、吸引力不强等现状,为做大做强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系统培养区域技能型人才所采取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战略。集团学校成立运行1年多来,有效拉动了各县区中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铜仁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多元办学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实施多元合作办学,是学院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学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政府订单办学。围绕铜仁市政府主导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与政府产业部门开展政府订单办学,合作培养地方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与政府产业部门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明确双方人才培养责权利。按照协议,政府产业部门将安排毕业生到乡镇医疗卫生、农业、畜牧等部门或单位就业。

    校企合作办学。学院各专业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合作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定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中心,共同开发课程,互兼互聘教师,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协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受和推荐毕业生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院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校际联合办学。除了与贵州大学联合试办应用型本科学历教育之外,学院今年又与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签订应用型本科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药学、护理4个专业本科试点。通过联合办学,不仅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办学影响,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国际合作办学。学院与英国阿斯顿大学、柬埔寨经济管理大学等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在2011年招收22名老挝留学生后,2012年招收了老挝、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104名。通过国际合作办学,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办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国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政校企合作办学是铜仁职院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点所进行的合作育人模式改革探索。这一模式的改革,紧贴区域经济产业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切实把“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5个基本要素融入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互相依存、共生共赢、相生相伴”的紧密合作关系初步建立。

    (作者分别系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