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期刊特质的精彩演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自立

    一年前,当我第一眼看到《未来教育家》创刊号时,就油然而生出一种长久寻觅而终有所获的欣喜感。捧读一年,我发现,由于《未来教育家》对教育期刊特质的独到理解和精彩演绎,她日渐形成了一种不凡气质,显得愈加丰满厚重、清新可人。

    《未来教育家》自去年9月创刊起,就明确提出“为中国教育家成长擂鼓放歌”的办刊理念,坚持“呼唤教育家成长,推进教育家办学,分享教育家智慧”的办刊宗旨,其目的在于“圆一个‘教育家群起’的时代梦想”。那么,教育家究竟在哪里,离我们有多远?《未来教育家》在创刊号上,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吉林从一名小学教师成长为著名教育家的生动故事,又以“创刊号十大封面人物”的特别形式,推介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10位年轻教师、校长,他们虽有的名不见经传,却都在朝着教育家的目标积极探索。读者可以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已经功成名就的教育家和未来教育家就在我们身边,就行走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行走在莘莘学子中间。

    《未来教育家》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时候问世,适应了教师和校长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要,正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极为广泛。是让读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还是让读者俯身察看、深读细究?《未来教育家》十分明智地选择了后者。

    《未来教育家》根据办刊宗旨,经过精细筛选、审慎组稿,本着“完整的生活,完整的人”的编辑原则,推出了一位又一位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纵观一年以来的11本《未来教育家》,浓墨重彩而又别具一格地先后介绍了李吉林、顾明远、陈鹤琴、叶圣陶、于漪、敢峰、霍懋征、潘懋元等国内知名教育家。对于这些人物的呈现,既写到了他们高尚的教育志向,也写到了他们作为家庭中的长者、丈夫、妻子的慈爱之心以及颇有意味的生活细节。读者在激奋之余自然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从而以教育家的品学为标杆,重新去谋划自己的教育生涯。

    《未来教育家》的典型策划不仅表现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上,还表现在对一所学校的全景式报道上。2012年10月号《未来教育家》以整本刊物“独家巨制”的形式,刊登特别报道《教育家办学:北京十一学校的探索》。这期刊物除了有对教育家李希贵校长的访谈外,还有对学校22位教师别出心裁的人物特写,这些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的个性、特长和风采跃然纸上,立即使你感到新风扑面。真正的教育家办学,不是“独唱”表演,而是全体教职工用心汇成的“大合唱”。这一期刊物很快销售告罄,这足以说明读者对《未来教育家》这一策划予以了充分认可。

    《未来教育家》的编辑深谙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区域教育的典型经验高度关注,成为了刊物的又一亮点。《未来教育家》先后对北京东城等区的特色学校、优秀教师以及教师进修教育,一一进行了重点扫描;2013年4月号《未来教育家》又对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作了较为详尽的报道;第7-8期合刊又把“铿锵脚步”迈向了山东省青岛市。

    除了上述典型的策划之外,《未来教育家》还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专题策划。2013年6月号杂志,专题推出了“学校那些不该做的事儿”,对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些乱象进行披露和评析,并欢迎读者“对号入座”,提出了“什么是好学校”这样一个具有重大而又有现实意义的追问。

    《未来教育家》的栏目设置别致、灵动,没有直白的表述,虽无一个“教”字,却处处尽显教化功能。她会让你去倾听“特别特”的响鼓重敲,还会让你感受到走上“红地毯”的荣耀和不易、启动“金引擎”的豪迈和自信、掌握“新攻略”的欣慰和满足。这就在告诉读者,杂志依然姓“杂”,乐于结交更多朋友,各种阅读习惯的读者都可以在刊物中找到自己的知音。当然,《未来教育家》在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及其教育家成长等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探索、开拓,刊物的整体质量也有待更上一层楼。

    她作为纸质媒体的“初生牛犊”,丝毫没有受到一些同行焦灼、观望以至无奈心态的影响,而是表现得有板有眼,身手不凡。我们对这本醇厚、高雅、新潮的教育期刊,完全有理由寄予厚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每日传真     下一篇:传统技艺“凝”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