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以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六十载风雨沧桑,新世纪再铸辉煌!2013年,浙江工业大学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华诞。2013年,是浙工大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浙工大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这是浙工大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从“地方队”向“国家队”“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一步。

    自2012年初国家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后,浙工大认真总结和梳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八年来的建设成果,运用药学、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等三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基础,举全校之力,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全力推进,牵头建设成立了“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凭借多年来扎实的工作基础和显著的建设成效,“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在强手如林的167个申报单位一轮又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这是浙工大长期来注重以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标志性成果。

    协同创新

    基于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意识

    作为一所省部共建、浙江省属高校,“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是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是浙江工业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由于几度搬迁、几度更名、几度改变隶属关系,学校发展历程筚路蓝缕,历尽坎坷,但始终不忘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其艰难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下,学校仍然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80年代,在党和国家实现工作重心转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的背景下,作为浙江省仅有的地方工科院校,学校十分强调培养“姓浙”人才,根据浙江经济结构特点,培养的毕业生被誉为“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科技工作强调重视应用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出的更高需求,为提升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相继提出了“以科技工作为突破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科研力量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应变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进入新世纪,学校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的主线”的发展理念,科研工作着眼于抓“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快速提升,稳步跨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09年成为当时东部沿海省份仅有的一所省部共建高校。进入“十二五”时期,随着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助推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是作为浙江省属高校领头羊的浙工大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2012年学校提出“以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为主线”的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学校科技服务的“升级版”。正是这种“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以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强烈意识,使得协同创新具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浙工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眼于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能力的战略性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制药产业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诸多问题。制药产业的现状是“低端出口,高端进口”,我国占领了国际医药90%的低端市场,而90%的高端市场由欧美制药强国控制,而浙江省又是全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省份,原料药出口连续15年全国第一,通过国际认证和上市的制药公司也位列全国第一。中国、尤其是浙江制药业亟待走出困境,提升整体水平,这既是国家重大战略急需解决,又是区域发展和行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这样的共识,国际联动、企业融合的协同创新体“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

    协同创新

    源于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为加强协同创新,浙江工业大学积极探索打破学科与学科、学院与学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机制体制壁垒,在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机制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和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

    浙工大在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设创新载体,提高载体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效,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了“学校布点、学院蹲点、学科团队建点”三级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即:学校结合学科优势,针对区域经济特色产业与地方共建创新载体,加强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相关学院与当地建立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开展“蹲点”建设,形成对地方产业的有实效的系统性技术支撑;学科团队通过与合作企业服务建立若干个技术示范点。学校按照“合理布点、稳步推进、注重成效”原则,先后与省内30多个市、县(市)的政府部门建立科技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了浙工大丽水联合研究院、衢州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先后设立了50多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全方位零距离的技术研发与服务。

    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浙工大更是把其作为学校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政策特区”和“试验田”。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学校赋予中心用人自主权,根据任务需求自主设岗,自主聘用,签订聘用合同后在学校备案,并在职称评审中实行指标单列、条件单设;制定了中心与重大任务相适应、与质量贡献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同时还在科研政策支持、新兴学科建设支持、争取政府支持、提供资源资金保障等方面都作了“特区式”的倾斜和扶持。

    在组建和培育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创新要素流动和汇聚是难点。在人事保障方面,共建人才资源库,各协同单位签订了人员互聘协议——保留原单位身份、工资和福利,就某项重大任务进行攻关,中心给予津贴和奖励;在仪器设备保障上,采取“归属不变、使用统筹”的原则,作为区域制药领域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资源最完备的创新体,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亿元,共享共用并优先保证中心任务;在科研基地支撑方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大大提升中心资源共享程度。

    在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主体的联结日趋紧密。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不再是单纯的项目合作,而切实转变为战略联盟,所有的任务都是国家急需、产业重大的目标任务,这种协同关系的转变,使得各协同单位都站在国家角度,消除了障碍和壁垒,将知识、资源相互融合和渗透,效率大大提高。如今,中心在现代缓控释制剂等6项绿色制药关键共性技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专利到期药等重大任务上,已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协同研发。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打破了以往用人体制的条条框框,大大提升了用人效率:无论是院系的人、学校的人还是协同单位的人,乃至国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都可以成为中心的人,以重大任务为目标,可以聘请和组建一支最优秀的人才团队。中心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形成诸如“协议归属”的成果与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分类聘用、协议薪酬、绩效考核”的人员聘用机制、以“需求、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初步形成了集聚各类人才的机制优势和品牌效应,会聚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工程技术人才。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周后元、沈寅初、侯惠民三位院士领衔的三个主攻方向团队,共形成了跨单位组织的创新团队4个,聘用全职研发人员84人,聘用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优秀国际人才4人,跨单位聘用比例达30%以上。

    基于协同创新需要的体制机制的变革,实现了创新能力倍增的效果。

    协同创新

    大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201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由浙江工业大学承担和参与的1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居省属高校首位;此前,浙工大已获得2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浙江省属高校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最多的学校之一;国家教育部门科技发展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还显示,浙工大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每年以高比例递增……浙工大的这些科研成果大大提升了学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为我国尤其是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绿色化学技术助推医药生产绿色化

    浙江是制药大省,也是全国原料药生产和出口最大的省份之一。省内400多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中,有300多家与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中心已经成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针对当前医药企业面临的环保难题,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性地采用催化反应替代当量反应,先后成功开发了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合成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化学关键技术,从工艺源头上大幅度减少了安全和环境隐患。这些技术成果已在浙江利民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昌明药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改造和建立了近20条生产线,生产系列产品20余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推动医药和农药等相关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中心已形成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制造特色技术,正在组建亚洲首家符合美国FDA要求的药品独立检测实验室,实现了机械化学技术在制药领域的第一次产业化应用,相关企业建成了全球超大超强的萘普生等11个原料药生产示范基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