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桥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高耀彬 通讯员 史文利

    这几年,太原理工大学的“创意市集”在校园内很红火。在前不久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意市集”上,产品极其丰富,既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工业产品和应用类、平面设计类、影像艺术类产品,又有突出个人灵感、社会关注热点等方面的时尚手工产品。两天内,千余件创意作品、10多万元的成交量、20多万次的网络投票评选点击量,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新与创意理念。

    学校党委书记吴俊清说,已举办3年的大学生“创意市集”,是学校“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

    由“要我实践”转向“我要实践”

    根据“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安排,学校育人工作课堂内外联动,教师担当育人主角,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教育管理骨干。大一以专业认知和适应大学学习为重点,启发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和兴趣志向;大二重点帮助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和学涯规划、职业规划;三、四年级则重点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拓展、求职技能培训等。

    周玲是物电学院大四学生,被保送到中科院读研,在大三时发表的文章被SCI收录。这一切源于一份计划书,这就是学院要求每个同学从入学之日起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制定详细的成长成才计划书,每学期都有,第二个学期反馈,班主任要指导落实情况。另外,学习效能分析会、本科生进科研团队、各种论坛、寻找身边的榜样等活动为学生实现理想创设了平台。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学校制定了自主实践学分制,规定每个学生毕业时须取得两个以上自主实践学分;“生涯导航”设计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包括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励志教育系列、诚信教育系列、心理健康系列、公民意识系列、创新意识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职业发展系列,等等。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还提供了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大学生不同阶段要求和专业特点的活动项目,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参加”自发地向“我要参加”转变,活动也由过去的“精英参与”向“全员参与”发展,社团活动机制由“招募选拔制”向“项目申报制”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实践中受益。

    育人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效衔接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强调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用“实践”连接课内与课外,课内课外并重,校内校外互动,相辅相成,使育人工作与专业培养在教师的主导下密切结合。

    在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被纳入“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中。学校现已形成以国家级竞赛为导引、以科技实践与创新基地为依托,制度健全、平台高效、成果显著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评估,学校推出了大学生科技竞赛排行体系,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科技竞赛活动和基地建设。

    学校实验室全面开放,已经建成24个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和参加了80余项全国高端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连续3年大幅度增加,仅2012年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就达5219人,获得3项全国特等奖、24项全国一等奖、43项全国二等奖,学生参加全年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共获奖项441项。

    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举办了创新实验班,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目前,学校在大学生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公益事业、专业学习和科研、勤工助学等方面创设了供大学生优选的课外活动平台,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学校每年投入700万元,推进勤工助学活动,年平均上岗学生7000余人次,设立助管、助教、助研等不同类型勤工助学岗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感恩回馈等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并进行优秀贫困生评选表彰,建立和完善立体化的助学模式。

    师生共同面对“成才和发展”

    太原理工大学逸夫楼六层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教室,这是“晓明研究室”活动基地之一,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在这里组装机器人、焊接赛车。不同于其他的研究室,这里更像一个高智能的制作车间。展览柜上摆放着学生们的“杰作”:灯光压力计、直升机模型、智能机器人等。这一切都是在研究室的指导教师常晓明教授的悉心辅导下完成的。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实施后,学生们对教师引导的期望、教师指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希望和需求,反过来又成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动力,大大促进了教师对学生之“导”。在实施“生涯导航”计划中,学校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改变了教与育分离的状况,实现了教师为育人主体的格局。

    各学院以研究生导师为依托,成立了“生涯导航”专家导师团,以专家系列讲座、班级访谈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做好人生规划,适应职业发展要求。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课外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信息类大赛,全院几乎所有的专业教师都投入到竞赛活动指导中,学生参与率达80%。

    信息化、数字化让“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如虎添翼,比如,生涯规划团队为实现服务及时而不断线,团队成员在学校思政网站——清泽心雨杏坛频道,设专栏、开博客,与学生线上线下广泛互动。

    2012年,“生涯导航”教育计划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近日,学校又筹集500万元资金,设立了“三创基金”,支持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活动。这一切正如校长吕明所说:“‘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架设起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桥梁,彰显了让每个学生都成长成才、为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主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