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黄淮学院牢牢把握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办学”五大发展战略,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深度务实合作,推进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逐步探索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地方高校转型提升,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把构建组织有力、协调有道、功能完善的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作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保障。

    合作发展联盟本着“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坚持互惠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团队培养、项目开发等合作,力争形成团体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动、联结与共享。为了保障联盟的有效运作,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服务社会为首要任务的导向机制,制定了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的约束机制;构建了从经费到机构健全的保障机制。

    经过制度建设和完善机制,校企合作也由自发分散状态进入到自觉集中状态。学校先后与165家企业行业单位共同组建了合作发展联盟,不仅推进了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同时彰显了学校“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学校把产教结合作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以此带动培养方案的建设与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法改革,构建了“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行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调整、优化,参与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在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学校先后调研了200多家企业,邀请了96家联盟单位参与方案的修订,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

    合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规格,学校重组课程体系,让企业全面介入教学模式改革,使教育培养由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教学实施主体由学校一元转变为校企双元。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引入企业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做到“教、学、做、评”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

    教师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全面实施以“151”人才工程为核心的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应用技术型教学团队。

    实施“双聘人才引入计划”。在学校、院系两个层面从行业企业聘请100多位国内行业专家、企业能手担任兼职教授,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

    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实践,支持教师考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激励教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实施“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选派业务骨干组团赴境内外合作院校进行创新创意教育培训。从2010年至今,先后派出3批60余人次参加。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依托重点学科专业,积极开展与企业、行业协同创新,共建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先后与3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了“桥梁隧道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18个校级研究所。

    建立学生共享协调平台。学校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全程深度参与各类项目设计、研发和制作。

    校企协同创新使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助推、服务和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景照辉 介晓磊)

    钦州学院:推动办学转型服务广西海洋经济

    21世纪初,广西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条件,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海洋发展战略。2006年升本后,钦州学院紧紧抓住广西实施“海洋强区”发展战略的机遇,努力向应用型、区域性的特色本科院校转型,以开设海洋专业、发展海洋高等教育为切入口,实施学校的办学转型发展。

    一所地方高校能否存在和发展,关键在于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要想有所作为,学校就要在服务地方上下功夫,发挥区位和地理位置优势,主动承担起为广西培养海洋人才的重任。为适应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经济发展,学校领导果断决定啃下海洋类人才培养这块“硬骨头”。2007年,学校开设了“轮机工程”专业,为广西培养海洋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转型进行了办学实践;随后又开设了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专业。学校通过开设海洋类专业,打造海洋性、地方性特色,推动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实施办学转型发展。

    加快全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办学转型的实现。几年间,学校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除开设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专业外,还积极稳妥地增设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方向。通过“学科建设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学科建设”的学科专业互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办学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为了办好海洋类学科专业,学校内培外引,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行优厚待遇引进涉海学科人才,建设与海洋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海洋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保障海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硬件。学校建立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的海洋类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2011年,学校“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家海事局专家组的初次审核。学校融合多学科资源和各方面的资金,建成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和“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夯实了发展海洋类学科专业的基础。

    为了办好涉海学科专业,学校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培养人才。例如,学校与广西海事局达成“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借助海事部门的业务咨询指导和帮助,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船员培训中心,成为广西首家具有22个海船船员培训项目资质的机构;与地方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扩大了教育教学资源;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3+1”订单式人才培养。既助推了办学转型的速度,又增强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使学校海洋类专业建设与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断提高。

    目前,钦州学院实施办学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海洋特色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海洋科学”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轮机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等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涉海专业的“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港口物流”等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学校与广西沿海海洋、海事部门和科研机构、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了“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和开发的课题研究;共建海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18个,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建设、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彰显了学校“海洋性”的办学特色。(黄家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