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院“三板斧”劈开就业黄金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黄兴国 特约通讯员 王国海)“我很高兴招收你到本公司工作,第一年月薪1万元。”日前,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办公软件全球认证管理中心负责人对获得微软办公技能世界大赛冠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2013年应届毕业生陈星抛出了橄榄枝。“谢谢,我还没毕业,要回国完成学业。”陈星婉言谢绝了。

    武汉职院曾获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今年共有毕业生5660人,截至8月底,就业率达95.55%。

    为了突破综合性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大、依托少数行业就业难的瓶颈,武汉职院实施“千人千企”工程,即1200余名在岗教职工联系1000家以上合作企业。为了推动这项工程落到实处,该校推出了3个“500”举措,即学校稳固联系500家企业、二级学院密切联系500家企业、新增联系500家企业。

    该校依托1500余家稳定的合作企业,每年定期举办有360多家企业参与的大型校园招聘会,不定期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会500多场,年均供岗数与应届毕业生之比超过3∶1。今年,学校共为学生提供岗位1.8万多个,供5600多名毕业生挑选。“校园招聘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学校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武汉‘1+8’城市圈的企业中建立了稳固的‘就业根据地’,目前,2850多名毕业生在武汉城市圈就业,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孙俊告诉记者。

    在确保学生充分就业的同时,为了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学校精心打造了“强名新”计划,即帮助学生尽量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内外名企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企业就业。

    近几年,该校抓住14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中国光谷”的机遇,联合全省40多所职业院校和120多家企业,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湖北电子信息、湖北旅游3个职业教育集团,筹建了生物技术校企合作联络中心,为政产学研密切合作搭建平台。

    该校从合作企业中精心挑选了一批中国500强和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武汉职院十分注重海外就业市场的开拓,设置了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处;利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契机,把指导、推荐学生在海外就业作为育人考核的硬指标,奖惩兑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输送骨干教师到国外培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布置了双重任务:既要重视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又要注重广泛联系国际友人、开拓海外就业市场。近5年,该校先后派遣400余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培训和深造。这些教师既提高了职业素质,又为学生在国外实习、就业牵线搭桥,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各二级学院也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与交流。该校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现代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市场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的境外就业与见习学生逐年增多。近两年,学校输送了600多名毕业生到新加坡、芬兰、丹麦、比利时、法国、迪拜等25个国家和地区就业。

    “实施‘千人千企’工程、落实‘强名新’计划、开拓海外就业市场,是学校狠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三板斧’。此外,学校还采取多项举措,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超过7.2%。”武汉职院院长李洪渠对记者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