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来了小小讲解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郝文婷)“这是逃逸塔,高8米,位于火箭最顶部。”“马鞍分别由鞍前鞘、后鞘及两面侧板组成,马鞍的装饰体现了蒙古族男士的审美观。”2月8日,10岁的新宇和12岁的姐姐安然分别在内蒙古博物院飞天神舟展厅和草原风情展厅为家人和游客们讲解,他们来自内蒙古西部边境旗县乌拉特后旗,这个寒假他们在博物馆度过。

    安然和新宇是内蒙古博物院第十四期小讲解员培训班的学员。“我们就是希望孩子有机会走出家门多长见识。”新宇妈妈说,“与大城市孩子们相比,我们的孩子假期没有各种补习班,孩子除了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寒假生活很单调。”

    在小讲解员培训班上,他们每天上午一起学习正确的发声、讲解礼仪、考古基本知识等基础知识,下午就在各自感兴趣的展厅练习讲解内容并为游客讲解。

    “看了地图我才知道,原来神舟飞船发射的地方离我们牧区的家很近。”“我还进了飞船的返回舱,航天员真不容易,里面那么挤。”说起在博物馆度过的寒假生活,新宇说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亲身体验了一把。

    安然告诉记者,以前逛博物馆只是觉得花花绿绿的很好看,“但通过讲解,我知道了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觉得更有意思了。这个寒假我们过得很充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