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面向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北京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而在3个月前,他曾赴山东曲阜孔府等地考察。从6个月前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开始,至今他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此,本刊特设“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系列评论”,探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之道。

    ■沈敏特

    在当代,由于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已经成为各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国策;是否开放、包容,在平等交流中从善如流,还是封闭、排斥,以“绝不”的心态,抱残守缺,已成为决定性地影响一个民族能否进步的关键之一。

    我们考察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看渗透在大多数民众心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这些观念怎样转化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形成为或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实际力量。只有从这里,我们才能看到或优或劣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面向世界,就是为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我们是东方的发展中的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仍然是平等交流中的重心。那么,如何进行交流呢?

    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各自的选择自主权。文化中的什么东西才能影响对方?只能是有利于对方的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因素,才能为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那些不利于对方生存与发展的因素,虽然会由于种种原因,如巧妙的宣传,精心的包装,对方的愚昧,会逞一时之效,但终究是要被抛弃的。于是,历史上文化传播方式基本上是从价值观相对落后处走向价值观相对进步处,留学和移民的状况可以证实。文化传播的流向则基本上是进步的文化向落后文化所在地区流动,图书、影视作品的进出口状况可以显示这种趋势。为什么用“相对”二字?因为落后地区也有先进的因素,先进地区也有落后的因素。并且,先进与落后并非永恒的,而是不断转换的。所以,交流是永远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永远的。

    交流要分清是否是“精神殖民”。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输出了先进的文化,或接受了另一个民族的先进文化,这既不是殖民也不是被殖民,而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交流。整个世界的进步与发展靠的就是这种交流。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影响了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不能说是意大利对全世界实行了“精神殖民”。

    当一个国家的当政者向另一个国家输出民族不平等的奴化观念,并借此实现了控制另一个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主权,无偿占有了另一个国家的经济成果,这才是“精神殖民”。19世纪英国对印度,20世纪日本对中国,实现过这样的精神殖民。这样的精神殖民由于损伤了一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的能量,会遭到被殖民国家的反抗,历史证明大都不能奏效和持久。

    那么,中国文化如何面对世界呢?马克思有两个概念,一个叫“武器的批判”,一个叫“批判的武器”,两者的手段与功能完全不同。前者指的是以暴力(包括战争)打败甚至摧毁敌对势力,它是物质性的;后者则是以“批判”为武器——主要是说理,并以实践验证,来证明所反对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谬误,它是精神性的。马克思特别强调两者的“当然不能替代”。实践证明,替代是无效的,还要付出惨重代价。所以,中国文化要面向世界,舍此无他的方式就是文化领域彻底的改革开放,具体而言就是文化交流平台国际化、透明化。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也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理论彻底,比如当前的网络平台,就会为正确理论的传播提供最大的空间、最快的速度。当然,谁也不是神仙,都有认识出错的可能,那么网络也提供快速纠错的机会。不愚弄,不说谎,不护短,就没有害怕网络的理由。保护网络,扩展网络,畅通网络,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一篇最新的大文章。

    虽说从总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占有优势,但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并非一无是处。近代以来,探求民族复兴,也有令人起敬的文化收获。拿出来分享,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应有的贡献。但是,怎么拿出来,推出去?

    有人强调要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来与他国交流。但特色也需分析,还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认为需要强化宣传。然而,一种优秀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不是一枝一节的着意宣扬,而是整体状况的自然展示。这是当代文化世界性交流方式的大趋势。因为信息交流的快速、透明和不可阻挡,使所有宣传的相关信息几乎同时集中,任何宣传的真实性、可信性,能否为人心悦诚服,会经受更多严格检验。如宣传获得奥运会金牌数量,那么,全民健身状况的真相马上会被披露;如宣传文明建设如何辉煌,那么公民在国外旅游的文明表现会在世界文明排行榜上马上得到公布,等等。

    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否影响世界文化,做出优化世界文化的贡献,关键在于其是否依靠制度、法律、教育的能量养成优异的民族创造品格,在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改革中升华出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只有做到这点,才可生成不虚、不浮、硬邦邦的“软实力”。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