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庆精神立德 以优秀文化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进行礼仪培训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大庆医专)创建于1965年,49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等教育到高职教育、从普通院校到省骨干校建设,始终坚持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立德树人之魂,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立校之根,以特色人才培养为兴校之本,成为龙江教育战线上一朵盛开的奇葩。

    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毕业生23000余人;在大庆地区主要医院中,80%的护士长、60%的基层医疗骨干、90%的护士出自该校;护理、康复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奖;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85%以上,其中护理专业可达100%;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90%,比全国高职院校高28个百分点;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录用的50人中,仅破格录取该校1名专科毕业生;12名学生远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留学、就业……

    曾经筚路蓝缕,负重前行;而今作育英才,弦歌不辍。该校如何用短时间赢得社会的认可?通过走访,笔者在大庆医专厚重的校园文化中找到了答案,并对“路、责、诚、润、行”五项要素的“大医”文化体系有了进一步了解。

    “路”:明确战略方向

    以“文”化人,“化”入人心,“心”校相系,以“德”立业,德业并蓄,全面发展,这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文化”育人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更重要的是要统领发展、知行合一、规范行为、凝心聚力、争创一流。

    该校的“路”文化确立了“办好专科、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的办学定位,指明了“以医学教育为主体,以咨询服务和科研开发为两翼”的发展之路,构建了“(技能+特长)×态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了技能型、实用性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发展”等战略决策,是以“文”化人的精神引领,进取路向的科学定位,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体现了阐幽明微的教育愿景和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

    “责”:履行责任使命

    “责”是责任、职责、事业心和主人翁精神。该校“责”的文化体现在爱人爱己的精神境界,爱岗爱校的胸襟气度,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对待亲友,有知“责”之心。该校将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营造健康、融洽、诚信、和睦、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教育引导师生为生你、你生、谋生、互生、共生的负责,即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尽慈、对工作要尽心、对同事要尽善、对爱人要尽忠。如此的披肝沥胆、肺腑之言,内化为包容感恩、谦虚诚信、进取创新、勇敢善良等崇高美德,造就仁爱之心。

    对待岗位,有履“责”之行。该校倡导“爱心比管理更重要、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身先比要求更重要、服务比制度更重要”的行为模式,从细节入手,从落实抓起,以成效论英雄。开展“阳光健身”活动,将教师从办公室推向了体育馆、形体室,提高了身体素质;推行“和谐午餐”,提高饭菜质量,取消领导小灶食堂,拉近了干群关系;组织“基层调研”,20天走访医疗机构103个,做到“迈开腿、张开嘴、俯下身”,促进了校企融合。

    对待事业,有尽“责”之举。经过多年的宣贯渗透,“最重要的是珍惜我们共同的事业”、“学校的发展是我的利益所在,我的发展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学生的发展是事业的根本所在”等核心价值理念,烙刻在“大医人”心中。教改课题的破解攻关,全国大赛的积极备战,学生培养的殚精竭虑,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发扬,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事业的尽职尽责。

    “诚”:恪守为人之道

    “诚”是为人之道,做事之基,成事之本。强调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忠贞不渝;对学生要真挚诚恳,对病人要诚心诚意。该校历年来注重师德教育,主张“学医先修德、育人先做人、兴校人为本、德高师为先”;开展诚信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戒烟誓师大会、“校园文明行”签字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医德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医学专业课堂、育人讲坛、临床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专业和职业认同感,使师生以“救死扶伤”为荣,甘做红烛人梯,功不张扬,默默奉献。

    “润”:注重人文情怀

    “润”是润泽、渗透和熏陶。“润”的文化突出的是精神引领、环境熏陶和情感交融。

    润物无声,体现“大医精神”。该校的校训是“大医厚德、博学强技”,意谓医德高尚、知识广博、医术精湛者方为“大医”,是“大庆医专”的简称。“上善若水、和如春风”的校风、“诲人不倦、润物无声”的教风、“求真似铁、发展如虹”的学风,透过水、风、雨、铁的优秀品质,传递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环境灵动,开创“潜隐教育”。以“绿、红、白”为主色调的房舍,象征着端庄圣洁的“白衣天使”;日夜不歇的“磕头机”是一本“以油育人”的教科书;“精英”林、“激励”石、“大医”路,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校园内一砖一瓦、一土一石、一草一木都开口说话,每个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育人的工具,时刻激励师生。

    情境教学,构建人文教育载体。整合和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建立高仿真模拟实训基地,感受真实的临床环境;课堂教学融入“创业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提高师生的奋进意识;以校园艺术周、社团文化周、“爱心小屋”捐赠活动、志愿者服务、义务献血、安全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培养艺术特长、打造优秀团队、磨炼顽强意志、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

    “行”:展示学校形象

    “行”是教书育人、立志成才的具体行动,体现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代表学校的办学实力。

    “行”是体制机制、运行轨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校遵循“全校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就业转,就业围着市场转,职工围着学生转”的工作运行体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修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85项、实施办法35个,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特色人才培养上,实施了“4520”特长态度培养方案,分为4个阶段5个篇章,分别从礼、御、规、习、统等20个方面培养教育,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才培养格局。

    “行”是工作态度、执行标准。该校秉承“接领工作不讲价、传递工作不走样、执行工作不打折、汇报工作不失真、协调工作不推诿、检查工作不敷衍、检讨工作不卸责、总结工作不贪功”的行为准则,依托“四评”、“双百分考核”等考评体系,奖优罚劣,选树典型,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使师生学有榜样、做有规范、评有标准、干有劲头。

    “行”是对外形象、宣传手段。“学校的一草一木是每位师生形象的缩影、师生的一言一行是学校整体形象的展示”。“行”是指言谈举止。通过师生的言行建立外界对学校良好的主观印象、基本评价和取信程度;“行”是指提高执行力。涵盖工作能力、做事方法和创新精神;“行”代表学校品牌。步入社会的学生是宣传学校的活,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传播者和缔造者,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水平,同时也关系个人和学校的前途命运。

    特色鲜明的“大医”文化,浸染着大庆的创新品格,使大庆医专备受关注。调查显示:2013年该校新生录取率100%,报到率91.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4%,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实习医院及用人单位对该校学生的总体评价是素质高,业务好,肯吃苦,重实干,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和人际沟通能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庆油田”的赫赫功绩铸就了“大医人”成事立业之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目染传承造就了“大医人”立德树人之魂;“大医文化”的钩深致远成就了“大医人”卓荦不羁之才;“大医精神”的探索实践勾勒出平凡无奇、气势雄伟、秀美壮丽的画卷。培养“大庆品牌”医疗卫生人才,打造示范性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标亘古不变,信心坚定执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看!这所年轻的医学高职院校正以奋发有为的崭新姿态,以卓越的校园文化为引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刘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