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合肥工业大学现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宣城校区四个校区。其中,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3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609人,专任教师182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近三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12年学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连续第七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在本科生培养中实施“英才计划”,其中包括选拔优秀学生开办卓越班、英才班和博雅班。卓越班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英才班是培养科学研究领军人物,博雅班是培养杰出的精英人才。“英才计划”选拔名额约100名。大一新生进校后,军训期间自主报名,参与选拔考试

    学校还与国(境)外高等院校开展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德国TU9及精英大学硕士生”项目、台湾交换生项目、本科生研究生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学生海外实践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践项目、寒假赴美社会调研项目、暑期研习营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海外研习和赴台交流学习。

    2014年,学校合肥校区65个本科专业和宣城校区12个大类同时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其中,新增2个招生专业(类),分别是合肥校区的医学信息工程和宣城校区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2014年,学校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8000名,其中合肥校区招生5000名,按专业招生;宣城校区招生3000名,按大类招生、培养,两年后再选择专业,分专业培养。

    学校本科招生对象为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含普通统招生、国防生、自主选拔录取、农村学生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类考生、高水平运动员、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高中班、港澳台学生)。

    学校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合肥校区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为350人。宣城校区农村单独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为160人。

    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占分省招生计划。在省本科一批次前进行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本科一批次高校的录取。

    学校招生录取时,实行平行志愿省份投档比例基本控制在105%左右。对教育部及各省(市、区)制定的加分或降分政策一概承认,并将按考生享受优惠政策后的总分予以录取。

    学生入学后,可享受转专业政策,即一是获得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新生奖学金二等奖及以上新生,在入学后可申请转专业一次;二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第一、第二学期所修课程的学习成绩位于本年级本专业前30%,可申请转专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肇基学府 人才摇篮     下一篇: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