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与服务侨乡经济发展的美妙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决赛成绩揭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有12支参赛队伍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获奖数占总奖项数的22%。

    “闽科在哪里?闽科怎么能获这么多奖?”有参赛学校带队教师这样问。

    而对于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而言,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十分寻常。不仅如此,该校毕业生被各用人单位争相录用,连续多年就业率高达98%以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更是高达99.24%,是全省仅有的一所独立学院连续3次被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近日,我们深入走访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探寻其高素质人才培养和良好社会美誉度的奥秘。

    共享母体资源,凸显应用技术特色

    “高就业率不是偶然,而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院长邱永渠教授说,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百年老校,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共享优质师资资源,移植先进管理经验,使学院在办学伊始就明确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凸显应用技术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邱永渠院长表示,学院成立10余年来,办学水平与人才质量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也得益于投资方真心办教育,放手让福建师范大学派来的管理团队自主办学,从不干涉教学科研工作。

    据了解,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院级领导均由福建师范大学精心选派,且母体学校鼓励支持在职和退休教师到学院任教。

    正因此,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课堂上活跃着一批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的教授,他们通过“传、帮、带”,使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一个个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如,学生屡次获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全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便是张荣辉等年轻教师指导栽培的成果。

    “如果没有母体学校师资力量支撑,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就可能停留在宏伟蓝图上。”邱永渠院长说。

    依托校企合作,服务侨乡经济发展

    地方院校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也必须与地方产业“接轨”和“联姻”。对于这一点,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历届领导班子都认识一致。

    “学院地处民营企业发达的侨乡泉州南安市,这给学院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赋予了学院服务侨乡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副院长吴勇介绍,学院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对与侨乡产业“对接”,设置了服装设计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20多个理工科专业,专门为相关产业培养输送“对口”的应用技术人才。

    吴勇副院长说:“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必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这样毕业生才会走俏市场,才会真正在企业留得住、干得好,企业才会真心欢迎、真正受益。” 

    近几年来,学院已与15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企业高职称人才担任客座教授、专业顾问,在人才培养上“通力合作”。其中,中宇建材集团、森源家具集团等分别在学院设立“中宇班”、“森源班”,不仅设立奖学金,而且企业参与教学。2013年,学院首次开展企业冠名班部分学生“置换课程”的交换学习教改模式,即大四上学期的课程由企业人才在企业中进行授课并考核成绩。

    学院光电信息科学系主任杨文琴教授介绍,近年来,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被安排到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泉州世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不少学生毕业论文就在企业完成,论文选题往往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少用人单位看到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及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就十分感兴趣,争相录用。”杨文琴教授说,在企业论文答辩现场,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被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现场录用。

    搭建实践平台,助推学生技能过硬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部门传来了一条好消息,令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师生备受鼓舞:学院杨文卿、卓倩等7名师生研发的《一种水热滚筒高温堆肥反应器》、《一种用于堆肥反应的反应罐》等项目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

    学生也能获国家发明专利,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并非首次。而这,与学院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助推学生技能过硬有关。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彬源介绍,在校生时时有实践机会,人人有实践平台,如在校内有专业实验室、创新型实验室,还设有专业兴趣小组和大学生社团,在校外有实践教学基地,今年南安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也正式落户学院。同时,学院坚持每年举办各专业的知识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训,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运用中提升应用技术水平。

    “南安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在学院建设启动,是南安市市政府部门对学院服务侨乡经济发展能力与贡献的肯定,将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彬源说,南安市联合学院启动了大学生商务创业大赛,由南安市10家企业提供商品和10万元奖金,在校大学生自主报名组队参赛,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这样既推销了地方企业产品,服务了地方经济,又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得到真刀实枪的创业锻炼。”

    正是在类似的实训与实践中,学生职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节节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学院近年来已获得10个国家、58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两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百余项。

    “办学十余年来,学院始终立足闽南,面向海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输送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与当前国家倡导办应用技术大学不谋而合。可以说,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服务侨乡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美妙结合,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院长邱永渠教授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