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企业”炼真功 产教融合结硕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刘惠坚认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实现有赖于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突破。“目前,学校基本奠定了政府主导、“校行企”合作办学的新型体制机制基础。”珠海市全力支持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广东省领导、省教育部门等领导多次调研、听取汇报并直接指示以广科院为龙头的珠海区域职教集团建设工作,组建区域职教集团已被纳入2014年上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计划。

    一幅地方政府政策牵引、行政统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全面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协同融合校企及各类社会能量、规划培养培训各级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服务追求的蓝图已在实践中形成。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刘惠坚认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含义和本质要求,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指随着办学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从功能作用主体走向法律主体地位;二是构建一种融合双方优势资源的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即建立一种由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行业企业)、两支培养队伍(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培养模式;三是企业资源渗透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的参与度超过50%的工作量。

    校企双主体办学,点燃职教星火。刘惠坚最后表示,广科院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努力为培养优秀的一线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刘 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