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三满意”的高职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及基础实验课均配备相应的实验室,设备齐全,齐全率为85%,能够保证教学要求。可以满足教学、实验的需要。学院与“众合股份”、“天业股份”、“中泰化工”等二百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协议。所开设专业在企业均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坚持校企合作,不断整合与拓展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建立了“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乌鲁木齐几十家企业、单位建立了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采用“送教进厂”、“引厂进校”的合作方式,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不但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培养需要,而且能够使学生最先熟悉最新的产品和生产过程。

    结合新疆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大力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的要求,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设置专业,在专业设置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操作人才和技术技能型管理人才为目的,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采用军校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技术学院。

    为此,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突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质量与特色建设,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立足重点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开拓新兴、交叉专业,突出学院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重点建设五个以上精品专业。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为满足新疆跨越式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型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弥补新疆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型一线管理人才培养的不足,根据相关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学院及时增加和调整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和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人才的需求,重点发展职业管理技术(类)专业,逐步形成以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文秘、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市场营销为重点建设内容的七大专业群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理工类专业群。把学院建成自治区内先进,全国同类院校优秀、部分专业在自治区同类学校领先、在区内有影响,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高等职业院校,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独特办学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认为,独特办学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是一个学院成熟的重要标志。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见习、协岗、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融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院的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努力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客观规律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型企业合作,结成职教同盟,利用企业技术、专家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发特色专业、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高薪就业。在以往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范例和典型的基础上拓展到“校企融合”即“学校即企业,企业即学校、教室即车间,车间即教室,导师即教师,教师即导师,学生即员工,员工即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如下:

    ——专业、职业、行业相结合。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院职业教育实现了专业、职业、行业相结合,以“兴趣、专注、提升”为核心,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训驱动教学为途径,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形成了融合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于一体的高效职业教育模式,有效保障了毕业生高薪就业。

    ——引企入校。“校企融合”是学院教育发展基石,学院本着“市场化”、“专业化”、“模块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在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依托新疆强大的企业资源,引入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自主运营、外包运营或项目孵化等形式,搭建一个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工场”,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经营资源、学校教育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三维融合,全面推行“学校即企业,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导师,学生即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真正实现无缝链接。

    ——学院办企。各专业将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独立工作室及相关公司,运行规范化企业模式,通过项目开发和技术沙龙,锤炼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学生在这里完成“角色变动”,实现从“准职业人”到“技术骨干”的转变,让学生带着工作经验走向工作岗位。在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关注学生态度的养成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形成结构最为稳固的正三角形,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扎实的工作经验、良好的品格意志和职业操守。

    ——课程体系开发原则。专业、职业、行业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做到“三化、四高”。 即市场化、专业化、模块化、高技能、高素质、高质量、高薪资。

    在教学方面,学生入学时,通过PCCT测试,定制学业计划,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其对专业、职业、行业的认识;以成功案例教学为驱动,让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以岗位项目实训为途径,提升其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案例驱动教学法,旨在以案例引出并讲解技术知识点,激发兴趣、教会学习、过程学习、快乐成功。教学管理过程中,下一环节考核上一个环节,笔试、机试、项目答辩相结合,以用人单位的标准评估和指导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进行前期调研和校内自评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专业评估机构、教育培训专家和本校教师、毕业已就业的优秀学生对新的教研成果进行评估,让学院的教研成果更加贴近行业,适合企业岗位要求。

    在课时安排上,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强度、保证学生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体现出“强化”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教学阶段。即:教学、辅导、素质三个教学计划细分为每一天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为基础、以成就驱动教学法为指南、以强调技能注重实用为重点,以“互动、案例、练习”为特色。

    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后为学生安排了认识实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现实社会的感性认识,包括对求职、就业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要求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学院文化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体系和态度体系。

    专业阶段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后安排了技能实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社会的感性认识,找到自身专业技能、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与社会实际要求的差距,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完善自我的动力。

    实训阶段的教学活动以模拟企业场景与管理方式的项目实训为主,目的是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应用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个人修养及职业素养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及专业知识的逻辑关系为基础,以通过实际案例、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为重点,体现出“专注、兴趣、提升”的教学原则。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三级听课制度、单科阶段精进、教师教研室接力制度,教学计划按串行方式执行,以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将时间、精力和智慧都集中到某一专业方向或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上,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专一性。学生每一门课程和每一阶段的学习完全合格后,综合考试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考试均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门课程或下一阶段的学习,任何一方面的考评不合格均须重修该门课程或该阶段的相关课程。

    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之间执行接力制度,接班的任课教师或教研室负责综合考评的具体实施工作,并接收综合考评合格的学生,原任课教师或教研室义务承担综合考评不合格的学生的教学工作。由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构成的综合考评是“单科阶段精进、教师教研室接力”制度的基础。 

    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开发和技术革新,在服务中寻求工学结合的更优途径,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