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袭,不离不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俊丞

    台风劫后,受创的海南大学校园格外宁静,日暮的灯光渐渐亮起。想起前几天的暴风骤雨,看到一位外地考生的留言:“不会那么‘背’吧?我刚刚被海大录取”——有些懊悔,有些顾虑。作为一名海大学子,我决定聊聊暑期这段不平凡的经历。

    7月18日,第九号台风“威马逊”如期登临海南岛,过境时中心风力最高达18.4级!顿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下午6点左右,海南大学全校断电。夜幕低垂,屋外狂风大作。黑暗中打开手机,朋友圈都被“威马逊”刷屏了——“住在12楼,整栋楼都在晃动”,“宿舍门都被吹破了,今晚怎么过啊”,“某处电箱爆炸,周围的人要当心”……那一夜,我们亲身经历着这40多年来海南岛最强的台风。

    第二天一早,风停雨住。人们纷纷从阳台探出头去,放眼一望,却是草木横飞,一派狼藉:“社团一条街”两旁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横亘在路中,“起点草坪”四周的路被倒伏的树干封堵不通,“东坡湖”水满四溢浸泡着大半个校区,篮球架倒了一片,操场地面的裂痕醒目而狰狞,路灯也被树木压成了九十度的直角……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已沦为灾民。每天一早,同学们都拎着水桶汇集到仅有的几处供水点,把一天的用水装满,再踉踉跄跄地提到五楼、六楼甚至更高的宿舍去;停电让集中在大学里的“手机党”和“电脑控”们近乎崩溃,一听说哪里可以充电,他们便在黑暗中四处搜寻;由于电信设备遭受严重破坏,网络信号微弱,手机难以接通……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人惶恐抱怨,有人焦躁不安,甚至愤然离岛;然而更多的人却早已行动起来,用一己之力向苍天展示着人性的坚强。

    海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康德、校长李建保、副校长王崇敏等学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察看灾情、部署救灾工作,法学院、农学院、海洋学院等院师生从清理周边的障碍物、废弃物和清洗宿舍楼做起,来自各个学院的志愿者和“教官队”同学以及后勤、保卫人员众志成城,汇入到校园恢复重建的队伍中。短暂的寂静后,海大又在师生们劳动的欢声笑语中复苏起来了——每次出门都有新的发现:积水排除了,道路通畅了,满地的枯枝败叶清扫干净了……大家感受到了校园秩序恢复的欣慰与希望!

    学校恢复供电的那一夜,我还记忆犹新:因忍耐不住几夜的黑暗无光,我便与同学相约到市中心去领略一番“灯火阑珊”。摸黑回来,忽然,紫荆公寓在眼前如仙宫一般闪亮起来,接着,灯光一下子照亮了每一间宿舍,如同水晶世界一般炫目——来电了!一声惊呼带来了不尽的激动和喜悦。原来,为优先让学校恢复供电,学校保卫处处长“黄大队”向驻地部队求援,经过解放军官兵连续几天的苦战,终于修通了电路。

    那位留言后悔填报了海南大学的新生,以及其他新学年即将进入海大的学弟学妹们,在金秋九月即将到来时,你们一定会发现,校园里,保卫处“黄大队”的巡逻车依旧威武霸气,后勤阿姨的嗓门还是铿锵有力,你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一如往常匆匆而过……正是抗灾抢险中的他们,始终在守护着海大,深情地眷恋着校园,风雨来时,不离不弃!

    (作者系海南大学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