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清醒:从恢复和保持痛觉开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做教育的清醒者》 厉佳旭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协办

    ■厉佳旭

    教师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才能有真正的深刻

    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借口和抱怨,有些大学教授痛骂高中教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高中教师痛斥初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品格培养,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没有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小学教师指责幼儿园老师没有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老师呢?感叹现在的家长都不管事,交给老人来带,隔代抚养的孩子难管难教。 

    外出培训时,常见到讲课者,特别是一些来自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上台就声色俱厉,怒斥教育管理部门、怒斥家长和校长、怒斥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总觉得现在的教育问题都是环境和领导无能导致的。一些老师们听了大呼过瘾,觉得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你问他们从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什么,仍是一片茫然。回到学校,倒是看着校长更不舒服了,看着家长更不顺眼了,看着学生更加厌恶了。

    在太多非理性的借口和抱怨中生活,人就容易慢性中毒,最后麻木不仁,以至于忘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和追求,更不要说自己的教育良心和职业修养了。 

    谈起问题学生,多数老师都会说,其背后是问题家长和问题家庭,很少有教师勇敢地说,背后还通常有问题教育和问题教师。不信,你查查那些小学三年级以上的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一定可以找到一些问题教育和问题教师的影子。 

    教育的许多问题诚然是由外界的因素造成的,但更多的问题是由教育者自身造成的。教育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才会有真正的改革;教师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才能有真正的深刻。教育的真正变革及其希望,乃至教师生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或许都应当从教育者的自我解剖和批判开始。教育不敢面对自身的过错,教师不敢面对自身缺陷,教育和教师的春天就不会真正来临。在这方面,我是有着切身的体会的。 

    认真地审视和批判自己,那是自己成长的起点

    我一开始并不是一位好教师,性格急躁冲动,曾和学生有过许多冲突,甚至打过学生。虽然我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年级前列,但我却遭到学生的痛恨和痛骂。直到多年以后,我学会了“三省吾身”,每天一个人坐在灯光下无情地审视和批判自己,看自己的教育中有哪些傻事和错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更多的改进和改善,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原来充满了瑕疵,有些瑕疵让我无地自容。

    当然,这样的努力很有意义。依靠这个逐渐养成的习惯,我克服了自己身上许多缺点,从而一天天变得冷静、从容和成熟,也逐渐成为能够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教师。

    当然,我也喜欢审视和解剖那些我所见闻的教育细节和片断,看看哪些是值得我借鉴或引以为戒的,哪些可以提升我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我喜欢琢磨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更为深刻而有用的东西,我不喜欢人云亦云,我时常会有一些唱反调、泼冷水之举之言。 

    如果教师丧失了理性的大脑,整天做一个愤青……

    有的老师喜欢把幸福感挂在嘴上,认为幸福就是等着领导多发钱,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讨论哪些学校最近又发钱了,预测今年的收入是不是低了。他们很少考虑,收入一年年在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否也在提高?工资待遇稍有停滞,而CPI(消费物价指数)涨了,他们就会痛骂学校和政府;教学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却不去好好地自责一番。一个闲下来就只知道研究工资条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精神卓越的学生来的。所以,我以为,教师不要总抱怨待遇问题,而要学会提升自己的幸福层次,让自身职业价值最大化。

    有的老师盲从教育学理论,以为学生都很单纯,应该无条件给予信任,后来发觉自己一再被学生欺骗玩耍,于是万分悲愤,觉得学生都是骗子,而教育实在无能为力。从事德育工作多年,我对此有更深体会:并非所有学生都单纯美好,因为任何丑陋不是一日之间长大的,社会上的许多丑陋,在校园里都能找到一些萌芽或者影子。 

    有的老师习惯揽功诿过,喜欢宣扬自己培养过多少优秀学生和名人,自己如何无私奉献,为了他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他们丝毫不曾意识到,如果承认自己也有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那么,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曾经有意无意地伤害过许多学生。所以,我们应当对学生深怀歉疚和感激。

    有的老师每天都在愤世嫉俗中度过,在他们眼里,学生太自私、学校太苛刻、家长太挑剔、政府太无能、社会风气太糟糕,总之,“举世皆浊,唯我独清”。我担心,如果教师丧失了理性的大脑,整天做一个愤青,我们的教育和孩子就会很可怕,我们的国家乃至民族就会很可悲。所以,我以为,校园里不需要愤青。 

    有的老师说话做事粗枝大叶,随心所欲,缺乏理解和呵护学生心灵的意识和追求,他们以为,只要多数时候说对话、做对事就够了,只要多数学生关注到就好了。他们不曾想到,教育的意义更在于促进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教师更要谨言慎行,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一道痕迹,或者是温暖,或者是伤害。 

    教育是一项需要清醒面对自己和现实的事业

    最初,我以“厉眼看教育”为名,把一些文字发表在网络的教育论坛上。我希望自己不要专看那些人家希望看的“好东西”,专说人家希望说的“动听话”,专做人家希望做的“规矩事”,坚持睁一双“厉”眼,保持教育者应有的清醒和独立。想不到,这些文字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后来,我把其中的一些文章发给多年来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任小艾老师,她看了后,觉得观点新颖而深刻,对教师的成长会有些帮助,鼓励我整理出版,后来,她又欣然应允为我作序。 

    在本书定稿之后,此书更名为“做教育的清醒者”。一则,书稿中即有此篇,能对全书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二则希望借此呼吁,让我们的教育中,多一些敢于担当、勇于自省、善于思考、乐于行动的清醒者。 

    教育是一项需要清醒面对自己和现实的事业,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时常举手(或者让别人)掐一掐自己的臂膊或脸颊,从疼痛中,让自己的神经恢复和保持适度的敏感,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始终以清醒者的姿态,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如此,则教育之大幸,则教师之大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2013“我的一本课外书”启动     下一篇:新书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