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改革创新 标本兼治推进作风建设

    中国教育报刊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许多问题,看起来是风气问题,往深处剖析又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报刊社之所以要改革,正是因为体制机制方面有三大问题制约着作风建设。 

    问题一是“官本位”华山一条道,大多数干部到了中层上升无望,人才流动不起来;二是端着金饭碗,要着“大锅饭”,钱袋子鼓不起来;三是各编辑部各守一摊,跨界、融合及转型升级受到种种制约。 

    针对三大问题,我们尝试三条路径: 

    第一,建立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18级薪酬体系,打破“大锅饭”,实行“赛马”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力管理学院为报刊社量身定制的18级薪酬体系,为采编、经营、管理人员成长设立不同的跑道,让每个人得到改革实惠,增强集体归属感。 

    第二,在18级薪酬体系横架上,与“官本位”独木桥并行,新建一条向采编人员倾斜的业务成长通道。 

    设立首席、资深、骨干记者编辑,奖金可与社长、媒体总编辑和中层管理岗位持平。干部选聘不论资排辈,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可直接竞聘报刊总编辑。采编更接地气,从2012年起每年评选“中国教育报刊社年度新闻奖”,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评审专家公认,参评作品水平逐年提高。 

    第三,实行党政领导层和业务管理层分开,淡化级别,同工同酬,打破部门利益格局,加强社级统筹。 

    《中国教育报》等所属媒体为报刊社下设机构,报刊总编辑不设行政级别,解决编辑部各守一摊、统筹不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部署全媒体转型战略,应对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挑战。 

    改革是与机遇握手,与危机抗衡,社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改革的“加速器”和“护身符”。政治方面,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当前形势与任务”的分析策划;经营方面,坚持依法治社、强化底线思维,实行财务、审计和法务“三堂会审”,严格把关。 

    目前,报刊社改革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将按照中央精神和部领导的讲话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和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推进下去。 

    推进民主管理 建设良好院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扩大民主管理范围,强化民主监督,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在部机关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在民主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在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院制定了《重要会议议事规则》,一是规范决策类型,确定了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院长专题办公会、书记专题办公会及“两代会”六种决策类型;二是明确每种决策类型的议事内容。比如,党政联席会主要研究重要的人事问题和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院长办公会主要研究日常管理的重大问题;“两代会”主要研究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院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等。三是明确决策程序。如今我们已形成重大决策前,确定议题、拟定方案、会前沟通、反复酝酿、形成共识、文件准备等六个环节,不搞临时动议,不搞突击决策。四是对决策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决策时大家要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后必须保持一个声音,维护决策权威;对不同的决策,采取不同的表决方式等。

    为了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我们在扩大民主管理方面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制度,凡是重大决策和重要制度出台,都要深入调研;二是学院重大院情通报制度,对于学院的重要活动和重大工作,我们都定期向职工大会或者中层干部例会做情况通报;三是把民主管理范围扩大到全体在编职工和聘用制员工的干部,现在无论是干部中期考核还是年终考核都是全体教职工参与;四是扩大管理信息公开程度,如教职工年终考评的个人述职报告和个人收入情况全部都在内网公示。

    为了强化民主监督,建设廉洁政治,一是成立专门的综合内控办公室;二是聘请专门中介机构帮助学院查找问题;三是加强对工作责任的分工和相互监督;四是凡是重大工程、重大招标、重要招聘工作都请纪检委员和“两委”委员全程参与,行使监督职能。

    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努力创造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环境,建立同志之间开诚布公、公正无私的真诚关系。做到为了工作可以相互争论,但绝不背后议论,加强思想政治引导,使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民主政治生活促进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

    推动孔子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以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自去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国家汉办党委带头坚决贯彻教育部党组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全力推动孔子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抢抓机遇,快速布局。目前,已在全球122个国家建立459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00万人,美、英、法等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学习汉语人数达到1亿人。

    二是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孔子学院创造了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坚持政府主导,民间运作。孔子学院办在各国校园里,既统一章程和办学标准,又给外方留有较大空间,各国大学都将孔子学院视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总部理事会是全球孔子学院最高决策机构,刘延东副总理担任主席,教育部、外交部、发改委等11个部委负责人担任常务理事;10所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担任理事,充分发挥外方理事和顾问在舆论引导中的特殊作用。

    四是创新教学评价标准。已出版45个语种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在国外4万多所大中小学500多万人中广泛使用;开发汉语水平考试、汉语口语考试等4个品种,已逐渐形成世界公认的考试品牌。

    五是创新师资队伍结构方式。选派国内5万多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出国任教;推动“国际汉语教育”成为独立学科,从2007年开始招生;2009年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招收110多个国家2万多人次学员来华攻读学位,培养各国本土新师资。

    下一个十年,是孔子学院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孔子学院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出台成立孔子学院校友会、调研论证设立孔子学院基金会等举措。狠抓孔子学院院长学院、示范孔子学院、网络孔子学院“三院”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办好全球首个“孔子学院日”。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抓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首先从增强政治意识做起。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部党组印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后,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时间在台长办公会和中层干部会上进行传达,并组织认真学习,自觉把廉政安全与导向安全、播出安全、公共安全、覆盖安全、资产安全等五大安全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自觉性。二是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新任台长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各级负责人首先是党的干部,要成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三是强化敢抓敢管的担当意识。坚决克服“好人主义”、上推下卸等现象。

    只有明确责任主体,才能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厘清台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台领导班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分内事情,纳入台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列入班子目标。二是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责任。行政和党委“一把手”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三是完善部门、公司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约谈会,对各部门和台属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廉政约谈,并签署承诺书。

    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制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规定》,将廉政风险防控与部门工作、干部业绩考核挂钩,实行反腐倡廉建设一票否决制。同时,实行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各单位、各支部主要负责人每年年终,要以书面形式分别向行政和党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实行甲乙方双签约制度等,教育台内部参与工程建设人员与台签订廉政责任书;外单位参与工程建设人员与台签订廉政责任书,并交纳廉政保证金。此外,还有述职述廉双述制度、提醒诫勉双谈话制度等。二是抓好风险防控。编制《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和廉政风险识别图,确定20张台级廉政风险识别图,包含67个风险点、80个风险表现形式和85条防控措施。三是抓好重点环节。抓好警示教育,在新任干部谈话中,廉政要求是必须的警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