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向操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号召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将体育文化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新入校的学子心中。

    ■吴斌

    当今的中国,社会和学校环境都过分重视智育发展,将学习成绩摆在考核学生的首要位置,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德育和体育教育。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体育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养,帮助他们塑造完整的人格,成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提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持续走低,大学生身体素质出现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2014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号召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一些高校确立了以“三结合”为理念的体育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以体育教学为主线,以群体活动和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为两翼,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以及普及与提高的结合。“三结合”的体育教育思想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大学生群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该思想的实质内涵不仅包含了对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教育教学改革,更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健全人格塑造的关注。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从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形成和健身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健康理论、健康知识、健康方法的掌握。基于此,要积极推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形式等多角度入手,多层面多渠道开辟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不仅通过体育运动健体,更要通过体育精神育人,这种模式既是落实国家开设体育健康课的要求,也是实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我认为,学生每个学期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掌握多种运动项目。教学内容的选择做到简单易学,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进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基本的技术、战术,还要讲授运动理论、体育文化等方面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操。

    除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学校还应推出运动俱乐部制度,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俱乐部中与同龄人一起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体会体育精神,广交朋友,开阔心胸。

    此外,应在学生中推行朋辈教育,号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将体育文化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新入校的学子心中。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引导新生养成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锻炼意识,在体育运动中磨炼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校园内营造出阳光健康的运动生活风尚。

    不仅如此,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多种体育活动。这种带动效应不仅从理念上倡导大学体育文化,更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师生投身到体育运动当中。

    体教结合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体育锻炼,让大学生能够面对胜利不骄,从零开始,面对失败不馁,冷静处置,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理性对待。这些在体育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状况,将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走向社会的竞争力。我们提倡用快乐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而这正是体育可以赋予一个人的素质。体育运动让人们在共同认可的规则下通过真正的实力在竞争中胜出,体育运动包含的核心概念是竞争,竞争精神正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品格。

    让体育精神浸润大学校园,让青年在运动中提升自我,是一所大学构建文化品格、跻身一流行列的必由之路。这将是一个民族留给未来的财富。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