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重注《论语》
儒家主张用教育改变人心,通过改变人心来改变人的命运,《论语心读》的目的在于找回丢失的价值。
■柳恩铭
我重注《论语》并出版《论语心读》源于对教育的思考,源于寻找教育迷失的本真。现实中国的教育迷失了本真,中小学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场所,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所,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精神、情感、态度,没有关注人的价值观和整体发展、个性发展。有人说:西方人重视个性,我们重视共性。这的确是中国教育的特征和误区,但不是最大的误区,最大的误区是迷失了本真:学生心无信仰,心无价值,心无所依。为了寻找教育养护学生心灵的方法,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考察了117所国外中小学。西方学校教育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宗教活动,让学生学会包容、宽容、博爱;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学会热爱国家和民族;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尊重;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认同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而中国教育至今没有解决灵魂养护问题,没有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没有解决人生观的建立问题,没有解决伦理规范的养成问题,没有解决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问题,等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道教沦为扶乩算卦的工具,佛教沦为求财求官求色的工具,西方宗教在中国青少年心目中也没有沉淀宗教的情怀。养护中国人的灵魂,让教育回归精神生活本真的唯一可能,是回归传统精神家园。
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净化自己的灵魂,让自己心中充满爱,让自己人格独立。那么,通过教育就可以给未来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一种健康、向善、向上的文化,社会因之而改变。儒家主张用教育改变人心,通过改变人心来改变人的命运,最终改变社会。现实的教育不重视灵魂的提升,不重视灵魂的养护,不重视灵魂的归依,缺失了精神,缺失了价值,缺失了信仰,缺失了爱,这样的教育异化为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很会快被社会浮躁文化同化。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叔本华说:“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现。”我深以为然,教育要改变人心。
《论语心读》的目的在于让教育找回精神情感活动的本真,在于找回丢失的价值、迷失的精神、缺失的信仰,在于建构一个心灵家园,让心有所依,心有所归。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无力直接改变世界,但是能改变自己,进而能改变人心,并因之而逐步改变社会。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信仰。
作为教育局长,确实非常忙,但我生性喜欢安静,即便到了最热闹的地方,内心也守着宁静。这十年中,白天思考、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晚上则静下心来研究《论语》等儒家经典。
到了2012年5月,《论语心读》第三稿完成,虽然自己觉得仍不满意。迷茫的时候,我选择暂时放下,继续读书。一口气又读了奥维德、卢梭、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佛洛依德、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因缘际会而燃烧起生命激情,从2013年8月开始,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对《论语心读》做了3次修改。这半年的修改,使《论语心读》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激情!如果一定要说《论语心读》与社会上流传的各种版本有什么不同,我想最根本的是《论语心读》是我用生命触摸、体认、体悟儒家文化的心泉,是生命激扬的弦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者长歌当哭的呐喊。我渴望和期待,你拿起《论语心读》,此生就不愿再放下。
(作者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
《论语心读》柳恩铭著 中华书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