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融合 普及与提高并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过5年多的辛勤耕耘,校园足球在新的发展时期将由体育部门“交棒”至教育部门主管。“升级版”的校园足球如何打造?新时期校园健身活动如何开展?在“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中,怎样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近日,江苏省无锡江阴市以一场“中小学足球·啦啦操校园活动”的展示活动,将该市校园足球和校园体育文化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校园足球与啦啦操等体育文化结合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

    只见足球场上男生生龙活虎地踢着球;而在开场和中场时,以女生为主的啦啦队员们则将时尚、炫酷的啦啦操带到足球场上,足球、啦啦操相映成趣、各具特色,展现出刚柔并济的校园文化“景观”。五年级学生晓龙一边踢着球一边调皮地说,“我们踢球的时候还有同学助阵,太来劲了。”市民林先生说,现在的校园足球人人参与,孩子们即可以踢足球,又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这样的活动我们支持。

    作为足球之乡,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的中小学普遍开展“足球·啦啦操”进校园活动,许多学校都以足球为传统体育项目,带动了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以江阴二中女足、江阴一中和江阴高中男足、江阴一中啦啦操等为代表的中小学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优势项目,不仅享誉江苏省,更在全国和世界性大赛上摘金夺银。目前,江阴市已被国家教育部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部门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树为“全国校园足球和啦啦操示范区”,正在为探索校园健身活动的“三个融合”而积极努力着。

    开展“一校一球一操”活动,引领校园阳光体育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一校一球一操”可持续发展  注重长效管理,努力打造校园阳光体育特色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国家体育部门、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江阴市首创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面推进“足球·啦啦操进校园”活动,以实现“一校一球一操”为目标,掀起了具有该市特色的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热潮,形成了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让每所学校都参与,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2013年下半年开始,江阴市举办首届“澄星杯”阳光校园足球联赛,将传统的足球项目和现代的啦啦操项目融合在一起,开展“一校一球一操”活动,引领校园阳光体育。全市共有76所中小学101支男女足球队报名参加,参赛运动员共计1642人。其中,小学组男队33支、女队17支;初中组男队29支、女队9支;高中组男队9支、女队4支。另外,各参赛学校都成立了啦啦操队,共计有1500多人参加。“生龙活虎踢足球、活力四射跳啦啦”,校园足球联赛变得更加青春阳光,更加丰富多彩。

    政府主导,教体联动。“政府主导、教体联动、学校参与、社会支持、扎实推进”,是江阴市开展“一校一球一操”的指导思想。为保障校园足球联赛的有序进行,该市成立了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教育部门、体育部门领导为副组长,以及分管领导、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江阴市阳光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市领导专门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研究落实中小学生阳光校园足球联赛的组织工作、竞赛规程和相关事宜。

    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实施“一校一球一操”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在江阴市阳光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2013年9月6日,该市召开了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重点部署阳光校园足球联赛各项具体工作,下发了《关于印发2014年江阴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规程的通知》。随后,该市又专门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和赛事工作部署会,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分别参加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重在参与、打好基础、全员响应、提高素质、培养品质”的联赛宗旨。

    周密安排,保障有力。2014年5月8日,江阴市在江阴二中隆重举办了足球联赛启动仪式,市领导等出席并观看了首场比赛。全部赛程10月底结束,历时半年,共465场比赛。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该市全力做好赛事的各项保障工作。一是保障比赛经费。市政府部门拨付专项资金30万元,企业赞助20万元。二是组织专业培训。本次比赛培训裁判员、工作人员2500人次,关键场次的比赛均有等级足球裁判员担任。三是为参赛学生每人提供一份保险。统一为参赛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险,确保学生人身利益。四是制订好预赛和决赛赛制。预赛采用分组双循环主客场赛制,每周二、周五下午3∶00比赛,决赛进行淘汰赛制;统一下发比赛用球、巡边旗、角旗、横幅等;统一上报每场比赛情况和相关照片等。联赛中必须要有“一校一球一操”,同时在重大赛事和阶段性轮赛时,安排啦啦操展示,丰富联赛内容,舒缓联赛节奏,调动联赛气氛。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一校一球一操”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江阴市在校园体育场地、场馆和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环境的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做到了“校校有塑胶跑道操场、校校有形体舞蹈房”。校园阳光体育有了物质上的重要保障。同时,该市注重专业师资培训,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促进校园足球和啦啦操运动可持续发展。

    加强专业师资培训。2013年和2014年,该市组织开展“送培训到基层”活动,先后与中国足协阳光足球办公室和全国啦啦操委员会联系,邀请一批专业讲师和国家教练来到江阴培训师资,全市50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足球和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200多名体育教师获得了国家初级教练员和裁判员证书。正是这批土生土长的教练员,成为了全市各中小学校园足球和啦啦操运动的生力军,使江阴的校园足球队不断走到省外、走出国门。

    实施“三级联赛”机制。按照“分层管理、分层组织”的原则,该市探索实践“三级联赛”机制,使校园阳光足球和啦啦操运动参与面更广、普及度更高。班级利用早晨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以足球、啦啦操活动为主的训练游戏和小型比赛;学校组织班际足球和啦啦操比赛;市教育部门组织校际足球联赛和啦啦操展示。这种“三级联赛”机制,给“一校一球一操”的推广与普及带来了源动力,使得校园阳光足球和啦啦操运动得以常态化健康发展。

    构建人才培养通道。在普及校园阳光足球和啦啦操运动的同时,该市努力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塔状结构”。一是实施“育苗工程”。目前已在小学建立了8个女足基地学校和3个男足基地学校。二是实施“一条龙”衔接。以江阴二中、江阴一中、江阴高中等为“龙头”,全市中学建立起足球训练的重点基地学校,使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机制得以通畅,让足球和啦啦操优秀的毕业生,通过招生政策的改革,能够进入高一级基地学校。三是建立优秀队员升入高校的“绿色通道”。为使部分优秀队员圆自己的大学梦,该市加强与高校的联系,铺筑优秀队员的升学之路,目前江阴二中已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签订了优秀女足队员升入高校的“绿色通道”合作协议。

    注重长效管理,努力打造校园阳光体育特色

    以“一校一球一操”为突破口,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努力打造校园阳光体育特色。

    建立激励机制。为鼓励学校积极参与“一校一球一操”项目,在经费支持上,该市强化“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意识,制定了“以奖代补,以奖代促”的措施,激励学校上项目、创特色,激发学校参赛、参训的积极性。在服务发展上,开展了足球和啦啦操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的创建活动。在平台建设上,积极探索建设学校足球俱乐部和啦啦操俱乐部及其他体育项目俱乐部。

    建立创新共进机制。“一校一球一操”的实践,使江阴市在校园阳光体育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也尝到了甜头,坚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该市科学规划全市中小学体育活动和竞赛项目布局方案,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引入技术指导和组织训练,既发展传统优势项目,又创新共进,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发挥优势,逐步开发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射箭等项目,为打造校园阳光体育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常态管理机制。校园阳光体育特色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学校体育工作为基础。为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工作水平,该市十分注重学校体育工作的常态管理。一是建立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综合评估办法》,每年对全市各中小学阳光体育一小时的开展落实情况、竞赛成绩、运动员输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等进行综合评估。二是建立中小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自2012年起,每年10月份对全市各中小学学生进行体质抽测,公布各校测试结果,并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分析学校体育工作状况,落实改进措施。三是改革体育中考办法。2013年起,实行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改革,变原来的送考到校为集中考试,变人工监考为仪器操作测试,考试的公平、公正、准确,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