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作家安静地读书写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晓勇

    出席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令莫言感觉有些尴尬。与坐在台上接受赞美相比,他更想躲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写作。可实际上很难如愿,他只能不无遗憾地表示,自己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写一部作品,“不管是大的(作品)还是小的(作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生活便完全被打乱了。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等一时在淘宝店上走俏;“嘘!好房莫言”的语和“莫言牌”烧鸡等也横空出世;甚至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也加入到这场“消费”的浪潮中来,说要重种红高粱,给莫言故居好好修缮一番……面对如此纷扰,莫言有些招架不住。显然,他已经被“过度消费”了。 

    莫言很忙,不但没有时间写作,甚至连读书的时间也没有了,去年,有人请莫言荐书,他曾无奈地坦言:“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一时间,舆论哗然,作为一位小说家,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年居然没有读一本书!这的确是对现实最大的嘲讽。公众与社会对莫言的过度消费与关注,显然是本末倒置的。毕竟,对莫言来说,其所需要的,或许只是一片安静之地,然后关起门来好好写小说,但这最为朴素的期待,如今竟然成为一种奢望。同时,一些作家也坦言,一年“开的会比读的书多”,缺乏知识和思想的必要补充。 

    曾有人戏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几乎是一个作家写作生涯从盛转衰的转折点,通过莫言这两年的“忙碌”,足见这种说法并非戏言,而有可能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描述。如果莫言还如这两年一般,的确很可能重蹈之前有些诺奖作家的覆辙,让自己的写作生涯就此告一段落。如今,莫言称明年上半年要“躲起来写作品,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这的确不是一个玩笑,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 

    只是,莫言这样的话说与谁听?显然是说给正在消费莫言或想着继续消费莫言的人听的。给莫言一片清净之地,这不应成为一种奢望。刚获得诺奖时,莫言就曾表态:“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很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赶快忘掉这个事情。”但遗憾的是,在各方的盛情邀请下,在各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压力下,莫言因分身无术而失去自由之身。 

    这样的尴尬现实,的确值得反思。犹记莫言获诺奖后曾被央视追问“你幸福吗”,他当时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如今来审视这样的表态,或许别有一番意味。希望莫言敢于拒绝各方邀请,也希望更多的人懂得尊重与呵护莫言“躲起来写作品”的自由与选择。给莫言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不要过多地干扰他,别让获得诺奖成为他写作生涯的终点。

    关注莫言不如关注莫言的作品,少些功利和喧嚣,让莫言安心地写作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