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康丽) 9月18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出席发布会。

    王定华介绍了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及新书出版背景。他概括了新书的三个特点:一是“新”,立足新时代,提出新命题,阐述新观点;二是“高”,立足高站位,倡导高品质,育人高质量;三是“实”,针对实际问题,展示实际案例,论述实事求是。王定华指出,基础教育是高等学校优质新生的策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基础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高扬学校品质提升大旗,打造高品质学校。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鼓励百花齐放、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高品质学校建设应遵循共同方略和基本路径。

    朱永新对这本新书给予高度评价并作了题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旨发言。朱永新指出,传统学校是大工业化的产物,集中有限的文化资源,考虑工业化生产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没有考虑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未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要求重构学校形态、变革教育方式,实施个性化、定制化学习。他指出,未来的学习将是终身化的学习,未来的大学形态会发生变化。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通过各方合作探索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模式。

    翟博谈了阅读新书的体会并作了题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主旨发言。他首先分析了新书的基本特点:理论性强,实践指导性强,前瞻性强,案例丰富。其次,他对高品质学校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二,坚持以先进的改革思想为指引;第三,坚持高质量的发展;第四,坚持与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相结合;第五,坚持特色发展;第六,坚持文化的高品位;第七,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第八,坚持明确的目标。最后,他解读了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内涵,认为高品质学校建设具有内生、内在和内化的属性;课堂、课程和教学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素。

    新书发布会上,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上海市奉贤中学、辽宁省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等单位的代表参与交流发言。编委会成员向来自全国各地基层学校的代表赠送了新书。

    据悉,《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聚焦学校品质提升方略,共分为11个章节,从塑造学校发展哲学、出台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学校管理标准、制定遵循学校章程等10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品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同时该书还运用丰富的案例,提供了几十所全国各地一线学校的实践探索作为借鉴与参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方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