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细节的背后 □ 本报评论员 翟晋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童话大王郑渊洁日前在其新浪微博上讲了一件小事,他最近在日本仙台荒浜小学访问,该校一位叫樱花的学生的妈妈是中国人,她得知此事,就委托樱花带给他小食品作为礼物。于是在樱花的教室里,郑渊洁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回赠樱花,校长见状对他耳语:不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只送一位学生礼物,建议改为送全班学生。郑渊洁同意了。

  这位校长的用意很明显,郑渊洁将自己的书只送给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荣誉而伤害其他人的自尊心。

  如果换在中国,十有八九校长不会这样建议郑渊洁,相反,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与郑渊洁和这位学生一起合影留念。这种景象在我们的学校里太常见了。

  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日本教育把这种理念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中。郑渊洁在另一条微博中说,重视细节是他到日本后的一个突出感受。正是在这些细微的小事中,培养着孩子对人的尊重和体贴。我们的教育却往往看不到细微之处的教育意义。

  “一沙一世界”。看似最不起眼的事情中却包藏乾坤。西方谚语说,“魔鬼在细节中”。中国前几年也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的教育注重细节了吗?为什么我们的校长们不能像那位日本校长一样有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行动?

  因为我们校长的教育理念不同。很多学校高喊“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实际上却往往只是为了一些孩子,“沉默的大多数”是被忽视的。

  前一段时间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绿领巾”“红校服”,以及校长和尖子生共进晚餐等现象之所以产生,根子都是因为校长的理念出了问题。赤裸裸地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这种在大多数国家已经为人不耻的等级思想,在中国却依然是社会常态和主流价值观,甚至在教育这片最纯净的园地里也比比皆是。在这种理念引领下,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常常是陶行知所说的“人上人”,而不是“人中人”。这其实是在培养奴隶,正如黑格尔所揭示的那样,奴役别人的人也被奴役,没有自由。

  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是法律的庄严承诺,更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每一个生命又是平等的。2500年前的孔子已经提出并做到“有教无类”,而今我们却还无法实现,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背后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然而,教育者仍然责无旁贷。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希望。让我们拿出良知和勇气,一同守护并扩展这个最后的希望之光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