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山的呼唤(十一) 赵新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这次活动提供支持的还有北京西山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们。随便举几个事例,你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就说第一批学生从北京到邢台时的经历吧!当时,下火车转乘客车时才发现,两辆客车根本乘不下80多名师生。有的老师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况且又不便临时调车,挤挤就行了。但舒大军校长坚决制止,并请“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出面和邢台公安部门协调,调来一辆客车和一辆警车。那一天,北京西山学校80多名师生分乘3辆大客车,由警车开道一路顺畅到达了目的地(回程也是如此安排的),师生们纷纷开玩笑说:“我们可是享受了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啊!”隆冬季节的寒冷和长途奔波的疲倦也随之烟消云散。

  为了把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邢台县公安局和将军墓派出所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一个周日的中午,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一次协调会,场面很是感人。一提到孩子的安全工作,大家都是全身心投入,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不讲回报……只求把预案做细,把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乃至到零。对公安部门的工作流程我没有进行跟踪,但我相信他们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我曾经听到过当地居民和老师讲,在学生活动的那些日子里,虽然看不到一些大型活动中才列队出现的干警们,但他们穿着便服的身影屡屡出现在孩子们频繁活动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甚至一些偏僻的角落。他们是师生们的“保护神”。

  还有那些“家委会”的家长们,他们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一到休息日,就不辞劳苦从北京赶来,住到附近的小宾馆里,暗暗配合着学校的工作。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开着“路虎”车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分昼夜用DV偷偷实录着孩子们的活动,以便向在京的家长们及时通报情况。还有的家长早晨很早就起床赶到学校站在角落里用相机或DV全程拍摄孩子们起床、上早操、吃早餐等过程。但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恪守诺言,不轻易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不给随队的老师增加负担。我有幸在那个山区唯一的小宾馆里参加了“家委会”组织的一次宴会,应邀参加的除了将军墓中学的全体老师外,还有镇政府、派出所的部分领导。大家纷纷登台发言,讲着各自的见闻和体会,饭桌上更是毫无顾忌地谈着北京和太行山区,谈着学校和老师,谈着本次活动对孩子们未来的影响,谈着学校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逸闻趣事,赞叹声、嬉笑声不绝于耳。小小的宴会拉近了首都北京和偏远山区将军墓的距离,更拉近了两地不同地位、不同职业的家长群体的心,这可能是这次活动中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据舒大军校长透露,“家委会”不仅为这次活动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还给予了资金的巨大支持。我觉得,这次活动最最重要的还是为我们学校教育最缺失的“家校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