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的春天来了 □ 姜晓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民办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有些年头了!在与民办学校为伍的日子里,有幸福、有快乐、有辛酸、有痛苦、有挣扎,但更多的,是困惑和无奈。

  一路走来,感觉做民办教育不容易!

  很多问题像绳子一样捆绑着她、束缚着她,严重阻碍了她的科学、快速、健康发展。譬如在教师问题上,民办学校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在编制身份、养老保险待遇、职称评定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的流失率非常高。走马灯似的更换教师,直接导致家长的抱怨、学生的流失。更有甚者,有些民办学校由于找不到教师,只好随便找个人替代。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职责不明确,民办教育的大环境不理想,整个社会尤其是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有一种抵触和歧视心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办学校的发展。此外,由于对民办学校的督促和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使一部分民办投资者“投机取巧”,打着民办教育的旗号,做一些违法集资的事,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国家早已认识到这些既已存在的问题,并为此先后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雷声大雨点小。这些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之后大打折扣,有的根本就成了一纸空文。

  作为民办教育人,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长此下去,中国的民办教育出路何在?还能坚持多久?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22条”),像一股春风,让民办教育人看到了希望,让民办教育人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文件从资金、政策、管理、服务、教育创新、检查、督导、评估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明确规定要充分发挥民间资金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拓宽民间资金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并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健全民办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等。

  “22条”的出台,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改善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学校的“名正言顺”,会令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改变原有的思想和做法,有利于构建民办教育发展的和谐环境。

  推动民办教育的改革创新。

  “22条”富有一定的改革创新精神。这刚好与民办学校的发展相吻合,必将极大地鼓舞民办教育人,让他们在民办教育上做足文章,为中国的教育增添活力。

  实现民间资金和民办教育最大程度的融合。

  民办教育渴望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因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民办学校成功的保障。尤其是办学初期,可以使学校在资金、人才、经验等方面得到充分支持,保证学校稳定发展。但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将会使很多想要投资民办教育的人“不敢涉足”。

  帮助民办教育“立言、立信、立德”。

  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为民办学校创造发展契机,增强教育能量。学校形象包括校长形象、干部形象、教师形象、后勤员工形象、学生形象、校园环境形象等。学校形象好,容易获得政策的倾斜、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师生的认同。对民办学校而言,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能够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

  解决民办教师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教师的身份、发展的空间以及所受的待遇完全是不同的,使很多教师“如履薄冰”,“身在曹营心在汉”。“22条”的出台,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进步,思想上的进步,更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总之,教育部新出台的“22条”,虽然仍有需要商榷之处,但对于保障、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会为民办教育“保驾护航”,从而进一步推动民办教育规模的扩大,促进民办教育的快速、科学发展,真正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请相信,民办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德成教育机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