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铸造德育精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使《弟子规》真正成为九中学子为人处世的道德范本,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开展全校集体诵读《弟子规》活动。随着诵读活动的逐渐成熟,学生们诵读时精神饱满,诵读热情高涨。《弟子规》作为一颗规范人行为的种子,逐渐种进了学生的心田里。图为高一1、2班同学领读。

    为使师生由诵读、背诵《弟子规》到真正把《弟子规》落实到平日的行动中,平度九中在四月开展了“《弟子规》大讲堂”活动。讲座由对《弟子规》有专门研究的老师分不同篇章开展,结合生活、学习实际给师生具体讲述了《弟子规》的含义以及如何让《弟子规》指导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图为“《弟子规》大讲堂”现场。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平度九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思想,着力构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的全员育人德育网络,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背景

    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困惑和挑战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影到学校,使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敬师长,乱扔垃圾,脏话连篇等现象随处可见,学生的心灵蒙尘成为教育乃至社会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很多学校感觉说教等传统的德育方式显得无能为力,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

    面对这一现状,平度九中将“如何围绕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这一问题,调整德育工作思路”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他们从德育的本质入手,积极探索新路子。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这种教育要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信仰和信念。面对德育这一本质,平度九中确立了“成人第一,成才第二”的育人理念,在如何让学生“成人”这一问题上,九中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我们当代德育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近年来,平度九中以付国庆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引领和武装学生的思想行为,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验,他们成立了专门的传统文化德育研究小组,更是在2013年确立了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典加强学生德育的工作思路。

    付国庆校长说:“要通过传统文化的道德经典促进学生的品德提升,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我想通过一至两年的时间,带领学生诵读、学习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某一天它发了芽,对学生来讲,会是受益终生的事情。而我所理解的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应该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生的事情,这也是九中做这件事情的根本。”

    措施

    由浅入深推广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深思熟虑,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此项工作初期,九中发起了“诵读、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弟子规》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等儒学典籍编辑而成,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它以《论语 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列举了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句短音协,好读好记,把抽象的教条化成日常具体的行为规范,易于理解,便于行动,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代表。在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建设的今天,《弟子规》对帮助青少年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养正人格品行具有重要价值。它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的同时,也要家长必须按《弟子规》的要求,身教在先,率先垂范,成为子女效仿的楷模。

    因此,2014年寒假,在付国庆校长的倡议下,学校向全体师生赠送了《弟子规》,倡议开展了“师生、家长共读《弟子规》”活动。倡议所有在职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弟子规》,提高自己的品德,开学后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讲解《弟子规》的含义;每一位学生要认真阅读《弟子规》,认真听老师和长辈讲解,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家长要言传身教,特别要注重“身教”,从“孝”入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构建和谐文明家庭。

    同时,为监测和巩固共读《弟子规》活动成果,学校在高一级部进行了以践行《弟子规》“谨信”为原则的无人监考的知识检测,检测由专门教师命题和批阅,从理论到实践对学生的《弟子规》学习情况进行了有效掌握和督促。

    随后,为使《弟子规》真正成为九中学子为人处世的道德范本,学校从三月起,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开展全校集体诵读《弟子规》活动。诵读形式由个人领读到多人领读再到多个班级领读,效果越来越佳,随着诵读活动的逐渐成熟,学生们诵读时精神饱满,诵读热情高涨,《弟子规》作为一颗规范人行为的种子,逐渐种进了学生的心田里。在全校诵读的带领下,很多班级每天利用课前时间诵读《弟子规》,很多班级语文教师课前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有些班制作了手抄报、黑板报,撰写了学习笔记,班级的墙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整个学校掀起了诵读、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九中人深知这条教育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能由表及里,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在素养才是根本。为此,学校经研究决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要陆续做好以下工作:

    本学期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争取让每一条路到每一面墙都成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素材。

    在《弟子规》学习结束以后,学校将陆续开展《道德经》、《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研讨。

    学校将加强对特色教师的培养,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本校教师派到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单位学习深造;派老师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机构接受比较细致的培训。同时,准备邀请部分专家到校校讲授国学经典,使学生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

    编写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学校将编写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弘扬的基本载体。还将开发校本课程,将中华民族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与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使其发展成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回报社会,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活动中。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学校将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校内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传统节日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学生更好更多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效果

    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悄然改变

    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种形式,为使师生由诵读、学习《弟子规》到真正把《弟子规》落实到平日的行动中,紧跟诵读步伐,平度九中开展了“《弟子规》大讲堂”系列活动。讲座由对《弟子规》有专门研究的老师分不同篇章开展,结合生活、学习实际给师生具体讲述了《弟子规》的含义以及如何让《弟子规》指导师生的学习和生活。3月29日上午,李玉祥老师的题目为“诵读、践行《弟子规》,为成人、成才蓄积正能量”的讲座,作为本次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平度九中演播厅成功举行。李玉祥老师的讲座由带领学生诵读引入,中间结合热门事例,联系九中学生实际,具体阐述了成人和成才的关系和内涵,最后以诵读结束。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让“德”字在学生心灵中扎根,学校还结合《弟子规》开展了“雅行过清明”“寻祖氏行孝道”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激发情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理念。

    在升旗仪式上,付校长饱含深情地对大家说:“学习《弟子规》以来,走在路上打招呼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开始懂事的电话越来越多了,学校的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了……”平度九中利用传统文化的道德经典加强学生德育的方法被初步证明是正确且有效的。

    为了扩大这种良好的教育影响,九中成立了自己的国学组织——国学苑,国学苑在三个年级分别设立“厚德”、“弘毅”、“致知”班。每个国学班学员从各级部每教学班中选一名国学代表组成,三个国学班选好主讲老师,定期授课。国学代表根据在国学班的学习,在国学老师的指导下,带领自己所在教学班的同学诵读、学习国学,在全校普及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平度九中坚信“弘扬传统文化,铸造德育精魂”是当下学校教育的正确方向。在谈到该校的下一步目标时,付国庆校长说:“实践证明,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以后的工作中,平度九中将凸显这一特色,争取使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成为九中办学的一个品牌。”(付国庆 贾玉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