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份“传家宝”永远传下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同刚

    爸爸,您走了,走得很突然,您的离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眼前,全是您整理过的中国教育报,一叠叠、一摞摞,很整齐。

    翻开这些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93年5月29日的发黄报纸。第二版反叠在上面,右上角的文章是《我重新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内容是陈云女儿陈伟华给淮阴师范学院来信,坦陈自己的择业历程。

    为了找到这张报纸,您可费了不少事。1983年,我考入淮阴师范学院,从此,您与这所学校多了一份感情牵挂。1996年9月,我到校报做编辑,和您聊天中说,想把中国教育报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您在逛旧书摊时,开始留心。一次,您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吃晚饭。原来您淘到了这份报纸,用了30元钱,被妈妈埋怨了好长时间。我说图书馆有,不需花这么多钱。

    2000年11月21日,报纸2版头条《让德育真正“硬”起来》,用1655字报道了我校的德育工作。一时间,众多读者来信来函索取评估大纲。这是一篇我参与写作的作品,使我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爸爸,您最清楚了。我给校报记者团订了一份中国教育报,放在校报编辑部。在每周三的例会上增加学习报纸这项内容,包括读报、评报、选报等环节。例会结束后,我开始剪报。办公室搬了几次,我的剪报本却始终舍不得丢弃,因为它使我在新闻课上有了最鲜活的资料。

    现在,报纸在报眼位置专门摆放二维码,让读者扫一扫报纸的微博微信,通过手机让单一的传播模式变为有反馈的互动传播模式,这些做法都是很新很好的尝试。

    情长纸短,无法尽言。爸爸,可以告慰您的是,您收藏的报纸将会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永远传下去。

    (作者为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传媒学院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书画作品进京开展     下一篇:开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