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勇立潮头创示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有这样一所职业学校:

    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首开吉林省 “订单教育”先河;

    她,生生不息、永不言败,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她,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成为国省市多个改革项目的试点校;

    她,立德树人、信守承诺,被学子们称为“放飞幸福职业人生梦想的地方”;

    她,就是吉林工贸学校——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始建于1956年,建校59年来,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两个校区,教职工253人,在籍学生4000余人,开设以中药制药、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四大专业群为主的十余个专业,为吉林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职教强校。

    专业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是她的办学理念,“出口畅,入口旺,中间保质量”是她的办学特色。

    突出服务和育人两大功能,抓住专业和就业两个核心,一手抓规模,一手抓质量,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使她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让我们走进吉林工贸学校,去领略她别样的风采,去感受她凝心聚力谋发展、争分夺秒建示范的氛围——

    吉林工贸学校始终以改革先行者的姿态,搏击在时代潮头,走出了一条“理念引领、创新驱动、校企融合、文化润泽”的“五新五化”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在吉林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创新办学理念:生本化

    “为就业而来,为创业而去”。吉林工贸学校本着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提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送给学生一把开启幸福职业人生之门的金钥匙,让每一个为就业而来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都具备创业能力。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从而认识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存的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新的办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本,关注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幸福职业人生负责,使职业教育成为幸福职业人生的教育。学校的使命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人,使其学会创造健康、快乐、成功的幸福职业人生。

    创新办学模式:多元化

    吉林工贸学校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多元”的办学模式改革思路。“一个目标”:培养“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人;“两条主线”:校企合作线和改革创新线;“三个多元”:办学主体多元、办学类型多元和办学功能多元。

    集群发展,校企共育,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吉林工贸学校在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大背景下,依托职教集团,形成了校企双主体、“校企农”三结合、校企农政四协同的办学模式改革格局。

    依托职教集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自2011年吉林工贸学校牵头成立江城医药职教集团以来,本着“合作、发展、共赢”的宗旨,学校与集团理事单位之间精诚合作,在师资培训、技术服务、订单教育、共建共享、办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学校依托职教集团使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了“12345”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即校企通过“一会制”:集团理事会来管理;“二联合”: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三一体”:校内外课堂一体、教师师傅双师一体、学生学徒身份一体;“四共建”: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五对接”:人才培养标准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专业文化对接产业文化。

    “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改革成果显著。

    吉林工贸学校与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及乡镇政府部门合作,探索“校企农”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在蛟河、敦化、靖宇建立分校。招生采用“双订单”模式,教学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管理采用“协议共管”模式,根据学时和农时特点,实施“集中上课、分散实践;严格学时、民主管理;工学结合、学做合一;一业为主、兼学别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共培养中草药种植人才1500余人、参学农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500余户成为中草药种植大户。仅蛟河市黄松甸镇就有50余人成为农业经纪人和创业致富能手。在培养现代职业农民、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强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的宗旨。“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职教专家的精心指导,《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于志晶亲临分校走访调研,用大量篇幅多次推介学校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在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和省职教年会介绍办学经验,省内外多家职业学校到校考察学习,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实现办学类型多元化。

    吉林工贸学校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确立了“中高职衔接、对口升学和中专就业”、“三位一体”新的办学类型定位,走多元化、分层次培养办学之路。2014年吉林省开展“3+4”中职本科衔接试点,吉林工贸学校作为全省首批试点校,圆满完成了汽车、机电两个试点专业的招生与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至此已经搭建起了中高职本科衔接的“立交桥”。

    三擎驱动,资源共享,实现办学功能多元化。

    学校充分发挥“一主两翼三个中心”的服务功能,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扩大服务领域,用三个引擎驱动学校发展。“一主”:以学历教育为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两翼”:以培训和校办产业为两翼,不断扩大学校的服务功能。“三个中心”:一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二是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三是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社会服务中心。为发挥大师引领和名师辐射作用,学校建立了“大师工作室”,聘请知名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和师资培训,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室”为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服务;拓宽集团合作项目,建立软胶囊和口服液生产线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场所;扩大服务领域,利用现有资源和产学研成果,成立“吉林市聚力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产品外包装设计、执业药师培训等技术咨询业务,为集团理事单位服务。

    创新培养模式:多样化

    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学校依托江城医药职教集团,与理事单位亚泰药业吉林大药房合作,在中药制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试点。建立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形式,学校、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师、师傅深入指导,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企业通过学校,直接从初中毕业生中录用“学徒生”,学习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让他们在实际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生产实训,在规定年限内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并学完相应课程,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成为一定等级的技术工人。

    中外合作,举办“中德诺浩”班。

    2014年吉林工贸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德诺浩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助推计划”校企合作项目遴选中成为首批入选学校。该合作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双元制”改造为本土化的“中国式双元制”,课堂实施小班授课、实训为主的教学模式,所有专业课程在一体化技能教室实施,并采取工作流程导向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吉林工贸学校示范校重点建设的四个专业都结合专业实际,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中药制药专业探索出“校企对接、三级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践了“引企入校、教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创新了“工学结合、三级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创新育人手段: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是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志性工程,吉林工贸学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设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注重应用,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真正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实现了“三个转变”。

    实现了服务手段现代化的转变

    建立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提高了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完善了适应学校特点和需求的应用系统,涵盖招生、就业、教学、管理、会议、后勤服务、教学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中心,教学资源库、校园信息平台、校园一卡通等模块,为学校管理建立了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集成的、面向应用和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