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育人功能推进学校节能环保工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家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无论是环境的日益恶化还是资源的日趋枯竭,都使我们人类的生存条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今天,我国成为了世界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作为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合格人才重任的学校,应该成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保最重要的生力军。

     学校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有2.6亿多人,这么大的群体,每天的吃、喝、拉、撒要消耗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垃圾。在水、电、气、粮、材、地诸多消费中,仅就按每人每天多使用一脸盆水(5升)计算,全国学生一年将多使用4.745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建1900万个西部水窖的存水,相当于18天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的总流量。按现在北京人均日产垃圾1公斤标准计算,这些人每天将产生垃圾26万吨,如果用装载量2.5吨的车辆来运输,首尾相接可排成679多公里的一字长蛇阵,可绕北京市三环路14圈还有余。由此可见,在学校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潜力巨大。

    由于教育在我们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和具有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特质,决定了学校应该履行节能减排、节约型社会建设先行者的责任。学校在影响力、传播力和辐射力等方面拥有其它机构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学生们又联系着千家万户,他们在学校获得节能环保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影响家长乃至影响到社会。更主要的是学生时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开展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教育,对儿童的节俭美德培养、习惯养成和节能减排技能的获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在学校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既能获得节约、环保实际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培育出无数个节能环保践行者和宣传员,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一条捷径。

    学校开展节能减排的内容与方法

    学校的节能减排既关系到学校的运行和费用的使用,也关系到培养新一代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的长远大事,需要全方位筹划和推进,需要调动学校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其内容与方法也是丰富和多样的。

    制定符合学校客观实际的节约型学校建设规划。学校应从自身发展、建设及日常运行管理的全局出发,对节能减排工作和节约型学校建设作出整体规划,并切实将规划落实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

    持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开展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意义,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推广节能环保方法与技术,形成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长效氛围。

    开展中华民族节俭美德文化宣传行动。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以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三爱”“三节”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学生都成为具有节能环保良好品质的一代新人。

    推进节能减排知识进课堂。首先将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案例和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对节水、节电、节粮、节材等内容有感性认识。再挖掘课标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相关教育知识,以课改为契机,以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在获取节能环保知识的同时,掌握节能环保的技能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探究性学习、挖掘学校已有节能减排设备设施的教育功能等方式,拓宽学生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眼界,激发孩子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欲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能力,切实从学生的实践中感受节能减排带来的快乐与价值。

    积极开展节约型学校建设活动。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制定学校节能环保实施方案,从节能减排的具体项目实施入手,引导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投身到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来,用实际行动创建环境教育的特色学校。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节能环保理念。校园环境是学生无声的教师,无论是新建校前期规划还是已建校改造,都应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之中,让映入学生眼帘的校园各个部位都具有节能环保教育意义,特别是要把学校节能减排的相关设备设施开发为对学生节能环保教育的资源,以此来引导和熏陶学生。

    引进节能减排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在学校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在学校的使用,确实使节能环保落到实处。

    学校开展节能减排,可以使孩子们从小就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能环保习惯,掌握节能环保技能并辐射到家庭和整个社会。

    节能减排示范校不断涌现

    在全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很多学校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涌现出不少节能减排示范校和特色校,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白家庄小学以“尊重自然”为理念,以“非需勿用、一物多用、物尽其用”为原则,将传递节能环保知识、培养学生节约环保意识与能力融入学校发展规划、融入课堂教学与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走进社区、供热厂、建筑工地等多种方式开展节能环保调研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中水试验等课题研究及新技术创造发明,将学生用废旧物品创作的精美民族服饰,多次在北京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大会等场合上展示。在拓展和深化学科知识的同时,把“节能减排”意识与方法根植在孩子的心中,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几年来,学校从单纯的重视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发展到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理论去思考和立项研究环境教育问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为此,学校被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PD)示范学校和北京市节约型示范学校。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为了给国家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底蕴,中小学校应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和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切实培养出具有节能环保优秀品质的一代新人,再由学生辐射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后勤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教委节能减排专家组专家 孙广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