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示范校 辉耀职教新地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示范校建设成果受到全国著名职业院校100多名校长亲临现场观摩,并表示高度赞赏。

    学校“粤新合作”示范性技工教育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何仕良院长一行到校访问,考察学校“LED教学工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校企合作途径,与企业共建狼雨SEO网络工作室。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名教师代表广东队参加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决赛,获得五轴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三名(铜奖)。

    汽车钣喷生产中心揭牌仪式

    学校青年志愿者风采

    广东省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中国职协优秀科研单位,是广东省首批“校企双制”示范创建院校,于2014年成功跻身广东省技工学校竞争力20强,排名第二。学校新老校区总占地面积740亩;新校区现有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投资总规模11.4亿元。学校下设制造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商贸系和基础教育部6个教学系部,开设22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机遇

    踏上国家示范校改革航船

    广东省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于2013年4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明确了示范校建设“851”工程:即经过2年的建设,完成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信息化资源建设等8项重点任务;围绕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和半导体照明(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5个建设项目;实现1个奋斗目标,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方略

    “教学工厂”新模式享誉全国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2011年,广东省人社部门与惠州市政府部门签订了《省市共建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备忘录》。2009年,广东省人社部门与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部门、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校分别签署了《粤新两地技工教育合作协议》和《关于技工教育协作意向的框架协议》。从此,广东省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迈出了“省市共建、粤新(新加坡)合作”的新步伐。学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取经学习”,在教材修编、新专业开设、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以新加坡“教学工厂”办学模式为蓝本,在新校区校园内建设有3栋实体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面积高达27600多平方米。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本地化。学校紧紧依托“教学工厂”这一教学实训平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立足惠州本地,主动引进了先进制造业,共建机械教学工厂,构建了基于教学工厂“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立了LED、SMT教学工厂,实施“校企合一、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立优讯网络导师工作室,实施“三力合聚,双师双岗”人才培养模式;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立了汽车教学工厂,实施“校企合一、双元共育、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厂”以“双师训徒”为主线,集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培训、鉴定、竞赛、合作、创业、文化等功能为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2014年11月26日,由国家人社部门《职业》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著名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现场观摩会暨国家示范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学校举行,来自全国职业院校160余名校长、专家观摩团到这所学校参观学习,并表示:“想不到学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摸索出了一条符合现代职业院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教学工厂’办学新模式值得全国推广学习。”

    质量

    “做学教”一体化课程改革后发快进

    重视内涵建设,品牌专业发展明显,成果显著。学院坚持“以产业升级转型定专业设置,以生产岗位能力要求定课程安排”的“两定”内涵发展原则,专业设置紧贴本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特点,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板块,在全国率先开设了LED封装、SMT等新兴紧缺专业,学院LED专业依托设置在校内的广东省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和LED教学工厂这两大平台,编制了全国LED封装职业行业标准、职业能力技能鉴定标准、LED封装职业鉴定题库、职业院校LED专业系列教材,引领和示范全国职业院校LED封装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凭借雄厚、先进、完备的实训设备设施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国家、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成绩喜人:在2014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制造工程系学生陈新兴代表广东省参与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全国选拔赛,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有望代表中国队参加2015年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学校制造工程系老师陈懋、张长卢获得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广东选拔赛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职工组之冠,并代表广东队参加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决赛时获得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三名(铜奖)。学院设计、现代物流管理、幼儿教育等专业也先后多次在广东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一体化课改提高质量,辐射较强。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过程全面体现企业工作过程,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标准和职业素养,推行“做学教”并融、传承与创意并举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按照“重点突破、先点后面、有序推进”的原则,首先从国家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和专业核心课程中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前推广到学校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校专业技能训练坚持“做学教”并融的原则,实施从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模拟生产综合技能训练、生产性综合技能训练到顶岗实习的技能训练模式,每一个技能训练的实施都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以此同时,学校重组了文化基础课程,调整了专业技能课程,增加了职业发展课程,在传承“一体化”课程改革基础上,在服装、设计等专业上进行创意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特色

    “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独领风骚

    2012年3月,广东省人社部门在全国率先建设首批15个职业研发应用基地,通过广东全省技工院校的竞争,全省首批职业研发应用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首个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半导体照明(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成功落户在广东省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建设逐步完善,成效凸显。学校依托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在全国技工院校中首个开办LED封装专业,购买了LED封装线,首期招收学生100余人,并与广东富晟科技照明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全国首创校企合作的LED教学工厂。LED教学工厂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通过示范校项目建设,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了一条大功率的LED封装生产线,可以把半导体P-N结材料制造成为LED灯珠,同时学院还计划再投入一条LED应用生产线,将LED灯珠做成成品LED照明灯具,推向市场。让学生在参与LED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中,以“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LED封装技能人才,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建设逐步升级,成就典范。学校依托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和LED教学工厂,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开创性地制定了LED封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LED封装工职业标准,开发和编写了全国首批LED专业系列校本教材,历经8次的修改,完成了LED封装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及建设任务,为建立适应LED产业体系的职业技能人才发展体制立下了赫赫功劳。学校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还加入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学校LED职业研发应用基地的课题研究成果、资源库建设成果将通过人社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学校以LED职业研发作为特色项目开发,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高新专业建设经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依托职业研发、开设高端专业的特色之路,得到了广东省人社部门的高度肯定,也得到广东省佛山市桂城技工学校、广东省信息技工学校、海南省海口市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同行的高度赞许,成为国内领先、省级示范的典范。

     亮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