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明珠铸品牌 服务韶关写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正在指导农村劳动力电工维修和技能操作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该如何创新发展?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创新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方向,坚持“构建多元培训体系,服务韶关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实训基地、韶关市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等多项称号。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是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广东省规划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全面做好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下岗工人和复员退伍军人的“大职业教育”,以“构建多元培训体系,服务韶关经济发展”为总揽,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实施“双转移”战略,为人才培养搭建舞台

    2008年,广东省提出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政府为贫困农村适龄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技能培训、鼓励他们掌握职业技能。而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把握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韶关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未来5年韶关培育3个5A景区、10个4A景区、5个五星级酒店和若干个主题公园或旅游产业园。按照这一设想,2008年,市里为充分利用职教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先后对韶关市职业高级中学、经贸学校、铁路一中、艺术学校、体校等五所学校实行资源整合,组建了“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全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有教师254人,专任教师208人,专业教师125人,“双师型”教师113人,占专业教师的90.4%。本科以上学历194人,占专任教师的93%;高级职称83人,占专任教师的39.9%。学校开设有15个专业及方向,其中: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省重点专业;实训中心拥有5个实训基地,75个实训场室;实训设备总值3677.75万元,成为了一所备受社会赞誉的职业教育发展基地。

    为此,学校确立的总体目标是:把可鉴定、培训的项目从现在的25个增加到30个,开展更多的专业培训。一是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农民需要开展电子信息、电工、计算机、餐厅、客房、景点导游、农家菜、农民创业等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学习技能、持证上岗,增加收入、共享社会成果。二是打通创业绿色通道:学校充分发挥与韶关市职业培训中心的合作优势,对中职毕业生、大专院校生、随军家属等进行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自主创业的盈利能力。预计今年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将达600人。三是为从业人员创设发展平台: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退役士兵、企业下岗人员培训。如景点导游、汽车运用与维修、餐厅服务和客服服务、农家菜烹饪等,使受训人员技能和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预计2015年培训人数将达到1200人。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粤北职教的“龙头”学校,在旅游、艺术、经贸、计算机、电子等方面实力雄厚。为开展多元化教育培训,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培训科,组建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培训队伍,建立完善了各种培训方案,把各类培训做大做强。2009年学校被认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和全市仅有的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基地;2014年成功申报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从而打造出一个多元化的培训体系。

    确立“创优争先”机制,为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坚持“创先争优”的精神,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慕名前来学校的培训企业和个人逐年增多,行业领域涉及家政、礼仪、餐饮、客房、导游、汽车、电工、计算机等20多个专业。

    为保证培训质量,学校每年都精挑细选组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进行授课及班级管理工作。学校还通过选拔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送教师到企业实践、到高校进修、请专家到校培训等途径不断扩大培训队伍。特别是在创业培训上,学校先后选送7位教师参加人社部门SYB和IBY创业培训,2位教师参加创业实训培训,12位教师参加了创业培训助理培训。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研发专业教材,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除按照上级指定教材外,还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自编培训教材。如黄雄伟老师《企业创办与经营》、罗世雄老师《畅游韶关》等,既可在本校使用,也可以到企业、农村使用,受到广大受训人员的欢迎。到2014年学校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113人,全部实现了“双师”教学。

    现在,学校打造出了培训项目的精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了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条龙的培训模式。先后对高铁、高速公路、丹霞山5A景区、云天海度假村4A景区、华美达五星级酒店等,进行工作人员、全市导游、出租司机、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社会输送、培训了大量的高质量技术人才。

    政府驱动政策引领,人才培养结出累累硕果

    多年来,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得到了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教育部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旅游部门等还在政策引领、培训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尤其是学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1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创先争优典型案例”三等奖;2009~2013年学校接受了省里面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专项考核,领导专家们一致认为,学校在培训机构建设、制度管理、培训教学、资料整理、推荐就业等方面,为各定点培训机构作出了榜样。2012年学校被评为“韶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先进单位”。

    在旅游行业、高铁等客服人员培训方面,2013、2014年培训达到1842人,还吸引了众多企业慕名前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尤其是在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培训方面,学校连续几年配合韶关市人社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仅2013~2014年就达到上万人。用余少辉校长的切身感受说,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教育是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这种有效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更新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和发展观。多年来,学校作为培训定点机构,通过自身的发展,对其他培训机构起到了示范、引领的龙头作用。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粤北地区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王全福 李 刚 李丽玲 谢文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